特种部队战术漫谈:被CS神化的“千里杀人秘法”

最后的防线
2016-12-20 20:12:20 浏览:0 0

武器:只有顺手的武器才是好武器

  无论怎么看,这实在是个耸人听闻的标题,但它却折射出的事实是:在特种作战中,武器选择需要根据任务的性质而定。从寻常的冲锋枪和突击步枪,到价值上亿美元的秘密潜航器,其复杂程度早已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也正是因此,本文只能选取部分代表性的事例加以说明。

  按照许多书籍的描述,特种作战的原则是:出其不意、速度和猛烈攻击,而特战队员携带的冲锋枪,恰恰是上述特点的集中体现。早在二战期间,它就是特种作战的首选武器。而如今在各国特种部队中,使用最广泛的依旧是德国黑克勒-科赫公司的MP5系列冲锋枪,这种武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80年代,却在经历了无数考验后沿用至今。

游民星空
MP5是一种专为近距离交战设计的冲锋枪,关于这种武器,FPS的玩家们应该不会陌生

  MP5并不以威力见长,但在特种作战中,精度、便携性和通用性才是更决定性的因素,对此,我们无需深挖技术细节,两个事实已经足够说明问题:MP5可非常容易地装入枪套中,进而隐藏在衣服外套和文件包里;另外,该武器可以搭配各种战术组件,在精度上也可圈可点。

  MP5的特点恰恰反映了特种部队的武器选择思路——即将便捷置于第一位。这也是为了在室内与盾牌、闪光弹和烟幕弹配合使用,相信玩过《彩虹六号》的玩家对此一定深有体会。

游民星空
对特种部队来说,只有顺手的武器才是好武器,这里展示的就是一个海豹分队在越战期间的装备,其中可以看到带150发弹鼓的斯通纳轻机枪、M16A1自动步枪、雷明顿7188霰弹枪、“中国湖”榴弹发射器等装备,可以看到,其中一些M16A1步枪加装了榴弹发射器,同时一些队员对枪托和其它挂件进行了情况允许的改进

  如果行动区域位于野外,则可以适当考虑携带长武器,比如突击步枪、通用机枪、狙击步枪和榴弹发射器等,它们可以搭配伸缩或折叠式枪托,以便在室内作战时快速转换。同时,特种队员还必须熟练使用敌人的装备,甚至是被淘汰的AK-47,这既是为了方便补充弹药,同时还有一定的伪装考虑。

接近:我有特别的行动姿势

  特种作战中,交锋只是一刹那,而突袭是否成功,则取决于突击队能否在正确的时间出现在正确的地点。如今,多数特种部队配备了直升机、潜航器和沙漠突击车,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能随时如利剑般插向目标的心脏地带。

游民星空
虽然如今特种部队装备了各种载具,但由于任务性质使然,他们有时仍然要徒步赶赴目的地

  在越南、阿富汗和中东地区,特种部队有时依旧要徒步赶赴目标,这也意味着行动过程中,他们需要对许多被忽视的因素加以关注,比如天气、地形和体力,一旦时机把握不当,特种兵就有可能遭遇敌人的巡逻队,进而失去最佳的突袭时间。在极端的情况下,指挥官甚至会牢记自己的步长——因为在复杂的环境中、GPS已不能提供足够精确的定位。

  一旦确认有敌情,这时,部队就需要换为警戒队形。考虑到特种分队往往由8-14人组成,为行动便捷,它通常会像电子游戏中那样,细分为三人或四人小队。

  以一个12人的分队为例,其可以分成一个指挥组和两个攻击组。其中指挥组由指挥官、通讯兵、一名斥候(Scout,配备突击步枪或冲锋枪)与一名支援兵(配备轻机枪)组成,而另外两组斥候和支援兵各占一半。

游民星空
一支特种分队往往由8-14人组成,这里是一支英军特种部队的合影,为保密考虑,其中他们的面容、臂章和背后的美军运输机编号都做了保密处理

  不难发现,这种队形的目的并不完全是交战,而是遭遇突发情况后,迅速从搜索队形转换成为作战队形,或者在火力掩护下迅速撤离。事实上,和电影中的情况不同,大多数特种兵都不愿让行动变成一场烟火秀,尽管遭遇敌人有时是不可避免的。

  这时,作为指挥官,便必须在迎战和逃脱之间做出决断。但无论哪种选择,真正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做到速战速决。正如美国绿色贝雷帽部队的口头禅:“前30秒内,上帝保佑,几乎没有人敢于同我们正面较量;但30秒后,上帝只保佑人多枪多的一方。”

  针对这种情况,绿色贝雷帽制定的战术之一就是“地狱火”:当侦察小队突然遭遇大股敌军时,最前方队员会朝对方快速扫射,打光弹匣后立刻向相反方向脱离;随后,最接近他的队员也超他的射击方向全速开火,打光弹匣后又马上后撤——如此周而复始,直到脱离对方的视线。

游民星空
展现“地狱火”战术最好的电影莫过于《太阳泪》,这里展示的就是其中美军特种兵使用该战术掩护重要人物撤退时的场景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彩虹六号:围攻专区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友情提示:支持键盘左右键“← →”翻页
人点赞
0人订阅
来到这里,读懂历史,品味游戏。
特种部队战术漫谈:被CS神化的“千里杀人秘法”https://imgs.gamersky.com/pic/2016/20161221xtn_162_1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