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在历史书里听到史达林和他的大清洗,总觉得这是一件有些愚蠢、有些荒唐又特别残忍的事情。关于这个问题,Paradox在游戏中给出了一个微妙的解释,给大清洗在游戏中作为一项战略决策提供了合理性。这个解释就是,1936年的苏联并非铁板一块,国家团结指数仅为35%。国家团结指数决定了游戏中一个国家能在战争爆发后承受多大的打击,35%是个什么概念呢?1936年的德国,国家团结指数是90%,在1936年已经陷入了内战边缘的西班牙国家团结指数是50%。
如此低的国家团结指数让1936年的苏联成为了一个只能打顺风局的强者,一旦战争的代价开始变得高昂,其韧性其实非常的差。非要说差到什么程度,那就是如果不把这个指数提上去的话,当德军打到基辅时,苏联的精神值也就能剩下一小半,再后退就要崩溃了。
在大清洗之后,苏联想要完全恢复实力还需要完成一些后续的事件,其中包括一场战争
这显然是个极大的战略弱点,而清除它的唯一方法就是进行“大清洗”(这是Paradox对这段历史的诠释)。如果玩家一直拖着不进行大清洗、或者大清洗的打击力度不够的话(大清洗是一个为期210天的超大型国家专注选项,中间有一连串的清洗对象选择),那么就可能会引发另一个名为“托洛茨基回归”的事件,而那就意味着一场规模不会太小的全面内战。
因此,至少在游戏中,大清洗是不大容易绕过去的一个坎,说白了,要么进行大清洗,要么就是准备内战。后者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苏联的力量,但前者也并非没有代价。被清洗掉的一批将领与官员的价值还在其次,更加重要的是,在进行大清洗之后,苏军会变得格外的虚弱,在一年半多的时间里遭受组织度(约略相当于部队体力值)下降20%的惩罚,此前的版本中这个debuff的效果更是高达50%,这时的苏军将完全没法和列强部队打仗了。
所以,这相当于在游戏中苏联有一年半多很难避免的虚弱期,需要玩家格外注意。
法国也是一个比较适合新手的国家,从某种意义上讲,它在战略层面的玩法也与许多传统的策略游戏比较相似。法国的主要对手是德国,但防御德国并不是一个困难的任务,事实上,这个任务简单无比。游戏中建造防御工事的成本非常的低廉,效果又强得离谱,基本上,能够突破10级防御工事的东西就只有原子弹一个方法。保守派的玩家只需把法德边境上的马奇诺防线向南北两个方向延伸开来,再花些精力搞好空军和战略防空,基本上也就不用再担心德国的问题了。
德国的海军在英法面前也不值一提,所以,德国从海上登陆法国北部的情况玩家基本也不用担心。更何况,来自大英帝国的支援可不是一般的强劲,至少在一半的游戏里,国际反法西斯事业根本无需美国插手就能成功。
法国的麻烦也有几处,且不太容易克服。首先,就是法国的人力资源比较紧张,这也是与当时的历史状况相吻合的,一战时法国遭受重创,随后因为经济发展的特征,人口出生率很低。虽然法国政府积极的在殖民地吸纳人口,但这对于即将到来的大战也还是杯水车薪。人是所有军队的基础,较低的人力资源也将在游戏中成为限制法国实力的最主要因素。
其次,作为老牌列强,法国的工业实力在1936年时并不特别出色,总体实力大概仅为德国的三分之二,虽然后期能够通过国家专注系统提振一下殖民地地区的工业产能,但总体上讲,法国的殖民地大多比较贫瘠,战略价值和英国的差远了。而偏偏法国又必然会较早的被卷入战争,东南亚和北非的殖民地都很难保卫。此外,虽然前期来自德国的威胁基本不用担心,但南部的西班牙却经常会在1942年前后被希特勒拉入轴心国阵营,因此,选择法国的玩家在南部的比利牛斯山一线也必须保有一定的防御力量。
最后,法国的国家团结指数在开局时只有30,随后的一些事件可能会让这个指数下降得更多。虽然从长期来看这不是个无法解决的问题,但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法国在前期的战略选择。比如说,德国在1936年若是选择重返莱茵兰,法官原则上讲是可以立即联合英国向德国宣战的。但由于国家团结指数太低,若是真的因为这样和德国打了起来,法国会自己就会立即陷入内战。
在战略方向的选择上,法国的选项比较中规中矩,玩家可以在比较方便的选择加入法西斯、加入苏军或自己扯起一杆新的红色大旗。最传统的路线自然还是跟着老盟友英国走,即加入盟军,不过这条路线没什么难度,和苏联的战争不见得每一局都打得起来,在大多数情况下,把元首三下五除二干趴下就可以收工回家了。
简而言之,法国有些像是……塔防玩法。
虽然太阳即将落下,但英国还是个超级帝国。英国的地缘政治环境非常好,还是那句话,大家都了解这段历史,因此应该都不会犯下让英国在二战时陷入窘境的那些错误,只要玩家更加积极而聪明的援助法国,英国本土就永远不会遭受真正的威胁。再加上英法海军的总体力量远远超过了德意海军,德国的破交作战也完全不会有出场的机会,西欧战场上的局势将变成英法对德意的封锁。简而言之,英国在战略上非常的主动。
英国的工业潜力也非常巨大,许多朋友可能还没有意识到,在1936年,英国的版图是多么的广大。印度、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中北非的大片殖民地都是英国的属地,领土面积超过了3000万平方公里。虽然这些领土实现了不同程度的自制,但在跟着老大一起干架方面,哪个都不能推卸责任。所以,英国在1936年开局时或许在硬实力上没有苏联显得那么气势汹汹,但在庞大殖民地的支持下,英国随时可以组建起一支超过一百个师的军队。方法简单得很,直接跟殖民地要就行了。且每隔一段时间,就能要到更多的军队,还无需母国承担相关的人力成本。
英国在战略选择上必然还是要先搞定德国这个威胁,实现这一目标的难度不高,事先在本土集中一个集团军的部队(24个师),有余裕就让他们搞搞演习,等战争一开打,立刻扑到比利时一线就算大功告成。事实上,讲到这里大家应该就能发现,所有针对德国的防御性策略都没什么难度,毕竟历史上元首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出其不意的突袭基础之上的。而人类玩家在这个世界里简直就相当于YY小说里的穿越者,要说对付苏联的庞大军队或许没什么特别好的办法,但限制德国在西线的发展,简直就再简单不过了。
英国在后期的战略选择方面也很自由,只要历史不被推上太奇怪的轨道,英国凭借国家专注系统就可以在中东进一步的扩张,并因为在这个区域与苏联的冲突将世界大战推向下一个阶段。拉拢美国加入盟军不是必须的选择(许多朋友可能并不知道,盟军名义上的领袖一直都是英国,而不是美国),但如果玩家打算这么做,那英国等于就是开启了简单模式,用不了半年,装备精良的美军就会如滔滔江水一般涌向欧洲,让你知道“民主兵工厂”到底是个啥意思。
英国虽然很强,但也不太适合新手游玩(其实也不适合任何缺少耐心的玩家游玩)。其主要原因就在于,英国的领土太广大,其兵力就像是一把撒在了世界地图上的沙子,管理起来非常的费力。Paradox的作品虽然从十几年前开始就一直在和过多的微观管理操作进行着战斗,但无论如何,《钢铁雄心4》对玩家在操作上的压力也依然不小,而这种压力在使用英国时体现得非常明显。
这不会增加选择英国的难度,只是很麻烦。
美国是种田派的天堂,平静得有些无聊。除非走上邪派玩法,否则美国在游戏的头几年里根本就是无事可做。它虽然拥有巨大的工业生产能力,但这些产能需要随着国际局势紧张度的提升才能慢慢解锁,所以,玩家在游戏一开始时都不能有效的扩军。
美国在前期就享有、在后期也很容易保持住的优势是它具有压倒性实力的海军,它的国家关注系统中有一些选项能让它快速的将航母科技或战列舰科技攀到最高,且由于在游戏前期玩家无法(依靠正常的手段)高效的发展陆军,强大的海军几乎是AI和人类玩家在使用美国时都会出现的东西。
美国的地缘政治环境仿如天堂,北面是富庶而虚弱的加拿大,南边的几乎所有国家又在游戏开始时就已经臣服在美国的脚下。1936年的美洲是美国的绝对势力范围,所有的国家都被美国的独立保证之下,其他人完全难以插足。如果美国加入了盟军,也可以轻松的将这些国家都拉入盟军一边。
美国一般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参战,一种是通过派遣“志愿军”的方式有限的参战,另一种是通过诱使日本偷袭珍珠港,全面对纳粹宣战。这是AI经常选择的两条路线,也是最没有难度的路线。但等到了游戏中期以后,美国加入战争的自由度其实非常的高,任何曾经产生过紧张度的国家都可以成为美国的攻击对象。比如像下面这样,由于英法两国在欧洲打得实在太好(AI控制的英国总是这么妖,我连一分钱援助都没给),支援西线战场变得太过无聊,为了让游戏有点儿意思,我选择了在后方捅红色巨人一刀:
之前两线作战的德国已经给疲惫不堪,因为我对苏宣战才捡回了一条命,在苏联崩溃之后拿到了大片东欧的领土,西线也堪堪守住了。总之,在我的努力下,国际反法西斯事业遭遇了重创……
如果在大选年你选择了让共和党上台,你甚至可以选择攻击加拿大,美国那传奇的四色方案在游戏中都有体现,有对付德国的,有对付日本的,有对付英国的,还有对付苏联的,实现的方式与难度各不相同。美国想要夺取海外领土比较简单,但想要剑及履及的统一美洲却比较麻烦,这需要复杂而漫长的外交努力——通常是在某国秘密的支持法西斯搞政,然后再用反法西斯的名义对其宣战——才能找到可用的战争借口。对于有着一颗军国主义雄心的玩家来说,一般要借助控制台命令,才能玩得比较爽了。
在所有能被称为列强的国家里,日本大概是最弱的一个,地缘政治环境也不太理想。大概弱到什么程度呢?它资源贫瘠,工业孱弱,陆军装备与技术老旧,数量也不是很多。虽然其在亚洲的对手更弱,但如果你开了加强几个主要国家的特殊选项,在1.3版本以前的游戏里,日本几乎总是会被校长在1939年左右赶下海,八年抗战两年就能结束,很少有意外出现。
日本在游戏初期就拥有一支十分强大的海军,航母和海军航空兵的实力非常强劲。但就和真实的历史一样,这支海军更像是花了一代人的时间“攒”出来的,而不是像美国那样“生产”造出来的。在没有取得新的资源和工业产能之前,日本虽然可以在和列强的海战中占据优势,但持续作战能力肯定是没法得到保证。
1936年时日军的海军战力面板,这支海军在当时属于世界一流了
1936年的日本已经吞并了朝鲜,东北地区也被其分裂了出去。想要寻求新的发展空间,日本其实并没有多少靠谱的选择,就只能从校长身上找办法。因为北面是强大的苏联,在游戏的前期,日本要想单独的挑战红色巨人基本上是自取灭亡。况且,从东部攻击苏联比从西部还要困难,因为苏联的工业基地与大多数人口都在它的欧洲部分,东部地区贫瘠的要命,连许多地区的基础建设连非洲都不如。从东部进攻苏联,在斩下10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后也无法对其造成多大的伤害,补给也困难得令人头皮发麻。
令人感到有些遗憾的是,在现在的版本中,亚洲地区的大多数国家还都是所谓的“一般国家”,这些在游戏里几乎相当于NPC,他们没有自己独特的国家关注系统,在相关事件方面也不特别丰富。事实上,在游戏刚发售的版本中,有独特国家关注系统和丰富事件的国家就只有轴心国的三国外加英法美苏,后续的版本中增加了波兰的特殊内容,最新的版本则强化了英国几个属国的相关内容。或许接下来就轮到中国了吧(考虑到本系列之前在国内的某些不愉快境遇,或许不加也是好事)。
不过即便如此,相对于南美和中东的那一批酱油大众脸,中国的玩法其实相当的丰富,也非常有趣。因为日本的原因,中国最早在1936年末1937年初的时候就有可能被卷入战争,基本上属于上来就开干的那种,给玩家进行战略准备的时间很少。如果你选择校长的话,将有一些特定的事件让你能够换取更多的喘息时间(比如在卢沟桥事变中进一步退让),但这么玩既憋气,在战略上也不是个很好的选择。
比较正常和明智的玩法都是日本以有动作就开打。虽然当时的中国军队战斗力一般,但日本的陆军其实也没好到哪里去,伪满洲国支援的傀儡部队更是不堪一击。如果在一开始就做好战略准备,防守住京津一线一点儿困难都没有(要塞与工兵继续发威)。真正的威胁其实来自海上,由于中国当时的海军在日本面前就相当于没有,开局短促的准备也没有机会给你组建其一支足以在岸上打击日本军舰的空军,玩家必须分出相当多的机动兵力来防御日本在海岸线上发动的登陆突袭。
相比之下,校长在1936年时的海军战力,和敌人相比,等于就是没有
这种突袭可能来自任意一个方向,从山东到江浙到福建到广东都有可能,而且登陆力量往往包含十个以上的师并多点并举,如果防守的不及时,很容易给敌人一下子就抢下一大片登陆场。比较实用的打法有两种,一是准备出一支快速反应部队,随时准备利用铁路线快速对上岸敌人进行围堵;二是将主要的防守兵力配置在关键的港口区,而放弃其他区域。因为敌人的登陆部队也需要港口来获得补给,只要控制住港口,登陆的敌人的战斗力就会快速的下降,拖上一阵自己就乱了。两种方法的难点都体现在快速的反应和对兵力的灵活配置上,因为分兵少了,南方会守不住;分兵多了,就算京津线的防守问题不大,也容易被敌人从西北包抄过来。
等把日本赶下海之后,战争还没有结束,日本也不会跟你和谈,为了取得最终的胜利,玩家必须想办法攻击日本本土。这是个挺麻烦的任务,因为渡海作战虽然原则上只需要运输舰就行,但却需要玩家取得进攻路线上的制空权或制海权中的一项。但这对于使用中国的玩家来说并不容易,原因无他,自然还是科技水平和工业生产能力太弱所致。在制空权和制海权两个选项中,制空权相对比较容易达成,但在单独取得制空权之后就发动渡海作战危险很大,毕竟日本的海军比较强大,单靠空军拦截敌人战舰的作战效率也不是很高。亲测的几次登陆作战中,即便有上千架飞机封锁了日本海、即便之前已经通过空军重创了日本海军,但总还是会有几条漏网的战舰给登陆部队造成重大损失,直接几个师几个师的消失在大海之中。
所以,更加安全的方式还是在家里憋海军。
中国在游戏里也属于其他国家,这些国家都没有自己独特的国家关注系统,只有一套标准化的路人甲配置,虽然功能差不多,但却缺少了一些与他国有趣的互动。不过在这些国家中,有许多都不会在早期被卷入战争,其地缘政治环境往往也比较独特,因此也能衍生出一些独特的玩法。
比如巴西。巴西是一个很适合高手挑战美国对美洲的统治的国家。巴西当然算不上强,但在南美诸国里还算是个老大,虽然在这里搞事情意味着直接与美国发生军事对抗,但如果准备得当,还是很有成功的可能的。
又比如伊朗,中东地区在游戏的前几年里基本属于权力的真空地带,伊朗也没有宣战借口方面的限制。用伊朗的玩家可以在前期快速的吞并伊拉克、阿富汗、沙特、也门和安曼,在战争的中期见风使舵的向土耳其方向发展。当老牌列强打得头破血流时,一个中东大帝国也就悄然建立了起来。若是能伺机夺下印度,称霸世界也不成问题。
这些小国也特备适合“改派”玩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Paradox的几部游戏中,正确的作弊方式并不是让游戏变得更简单,而是让某些特殊的玩法变得可行。比如,巴拿马成为中美洲一霸,把运河的控制权从美国手里抢回来;又比如,用修改把卢森堡全面要塞化,成为元首西进浪潮中一块无法冲破的顽石。本作在修改方面非常的简单,通过控制台命令和一些简单的TXT文件修改就可以实现基本全部的修改内容,真是一点儿都不难。但你若是第一次接触本作,最好不要从这些国家开始,不然很容易全程变为看客,或在意外中被卷入战争,还没怎么样就被灭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