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着《勇者莱汀》带来得关注和资金,与东北新社因为分账问题发生了纠纷以后,创映社迅速的独立了出来,并在1976年建立了日后会发展为庞大动画帝国的日升株式会社。在这个时期,他们还制作了《无敌超人赞波特3》和《无敌钢人泰坦3》等作品,而正这两部动画的监督,正是彼时还叫富野喜幸的富野由悠季。
尽管在1974年诞生了《宇宙战舰大和号》这个有着广泛受众群体的动画,但在那个年代,日本人普遍的认知里动画依然是给小孩子看的东西。不过也正是受《宇宙战舰大和号》影响,富野由悠季决定制作一部能够给“大人”看的动画。因为已经合作了几部作品,再加上同为前虫制作员工,他第一时间找上了还是业内新秀的日升。在看了富野的企划书后,双方一拍即合,日升高层给了他最大限度的支持,1978年,《机动战士敢达》正式立项,并开始制作。
《宇宙战舰大和号》的模型,正是这部作品让富野有了创作敢达的想法
就像所有传奇故事的开始一样,勇者在小酒馆聚集起的队伍里意外的集合了在后世看来无比梦幻的阵容。《机动战士敢达0079》的人设来自日后以历史题材漫画《大国主》闻名的安彦良和,机械设计由日本动画史上第一个专业机设师大河原邦男担当,而故事脚本则是如今已经被机器人动画爱好者奉为神祇的富野由悠季负责的。
和以往的超级系动画不同,《机动战士敢达0079》在创作之初就没有想按照前辈留下的固定套路来进行。作为敢达宇宙世纪U.C.纪年的开篇,这部作品没有描写正义英雄大战邪恶外星人的传统套路,而是把着眼点放到了人类内部的争斗上。从背景设定到故事情节和机械设定,《机动战士敢达0079》都走了严肃的科幻路线,力求做到每一个细节都一丝不苟。也正是因此,这部作品被日后的动漫爱好者们奉为“真实系机器人动画”的开山之作。
敢达之父富野由悠季一直是个脑生反骨的人,在接受《Newtype》杂志采访时,他甚至公然宣称:“由最初开始,我都是以电视台、动画赞助商以及SUNRISE等制作群全体作为GUNDAM的假想敌。”他认为制作时就是被敌人捉住了,所以不能够自在的创作最真实的作品。如果不能想办法让敌人“沉默下来”,那永远不能制作出真正吸引人的动画。
初代敢达也正是在他的这种理念下制作出来的,在那个动画还是给小孩子看的年代,也只有他敢于做出这么一部“给成年人看的动画”。事实上,如果不是赞助商的抗议,《机动战士敢达0079》中甚至不会出现机器人的身影,在富野最初的设定里,主角们驾驶的只有宇宙战机。
在这部作品里,机器人不再是有着自主意识的智慧生物,也不是外星人的神秘结晶,它们和枪炮一样,只是人类操纵下的战争兵器。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也真正符合了富野由悠季对作品中机甲MS(Mobile Suits)这个命名。
就这样,在1979年4月7日,《机动战士敢达0079》终于磕磕绊绊的上映了。只是和你们想象的恐怕不太不一样,在当时的动画环境下,这部作品就像沉入大海的石子一样,不仅没有一鸣惊人,反而和前辈《宇宙战舰大和号》一样在收视率上惨败。初映的《机动战士敢达》平均收视率只有可怜的5%,距离当时的一线作品20%的收视率标准差了足足三倍。那个忧郁、别扭,像普通人一样有着这样那样缺点的阿姆罗并没有获得当时作为收视率主体的孩子们欢迎。最终,这部作品还是迎来了腰斩的结局,从原本预定的52集缩减为43集后草草收尾。
但《机动战士敢达》毕竟是一部出色的作品,即使没有在首映时获得成功,成熟的剧情架构和出色的细节也足矣使它真正成为一部经典作品。真正的转机发生在1980年放映结束后,在经过了整整一季的洗粉后,这部被埋没的神作终于还是被观众们发现了,于是,在部分忠实粉丝的强烈要求下,日升在这一年重播了这部TV动画。在重播时,随着越来越“大孩子”的自发宣传和相关模型的热卖,《机动战士敢达0079》终于真正引起了动画界主流的关注。故事中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和严谨的机械设定成功抓住了成熟观众的心,并最终引发了“成人动画”的兴起。
在这之后,1980年10月,《机动战士敢达》开始制作第一部剧场版,而在次年剧场版上映前夕,新宿举办的影迷活动上,富野发表了著名的“新世纪动画宣言”,呼吁重新定义动画的定位,正式开启了日本动画史上新的篇章。
初代敢达的大热直接成就了日升公司,从这时候开始,敢达这个动漫历史上经久不衰,成就不菲的作品就和日升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并最终将它推上了机器人动画制作公司的头把交椅。
在进入80年代后,随着真实系动画开始兴起,自然而然的,制作《机动战士敢达》续作的计划也被日升提上了日程。也正是在这个时候,《超时空要塞》和《变形金刚》横空出世,后者的影响力不用多说,前者当时也在观众群体中引发了广泛的热议。它将战争、机甲、变形和偶像结合在了一起,引发了收视热潮,甚至时至今日,在许多老动画迷心中,林明美都是心目中的第一动画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