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民讲武堂:铁与血的颂歌 超级大炮的兴衰沉浮(上)

最后的防线
2015-10-13 19:16:26 浏览:0 0

  和马发出沉重的喘息,在乡间道路上奋力前进。号令声、叫骂声和车轴声汇成一片,在喧闹中构成了一首奇怪的乐曲。在车队中央,人们小心地保护着一根金属管,就像在守护古老的圣物。对这种武器,士兵们努如何努力也没有找到描述的词汇:因为它是一头真正的怪兽,有着黑色的身躯和惊人的重量。就像它曾颠覆过亲历者的认识一样,接下来,它还将颠覆世界的历史。

  火炮起源于宋代中国,尽管许多细节尚不清楚,但按照当时的标准,其扩散可谓相当之快,到14世纪末,火炮工厂遍及了欧洲全境:硝石作坊兴建起来,矿山开采铜和锡,铸造工匠将手艺卖给最富有的主顾,试图借此获得飞黄腾达的机会。

游民星空
明初《火龙经》中描绘的飞云霹雳炮,在军事史上,中国充当了使用火器的前驱

  在带动技术发展的同时,火炮在战场上的出现,还给了战争形式巨大改变。在克雷西战役中,英王爱德华三世“以五六门火炮让法军阵脚大乱,这是他们第一次看见能发出雷鸣的机器。”早期的记载常常用地狱来描述火炮,因为这是人们唯一能联想到的词汇,而对骑士和教会来说,火炮更意味着一种“大逆不道”,火炮击穿了城墙和铠甲,打乱了自然秩序,违背了骑士道德,颠覆了战场规则。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最初,火炮的作用依旧是有限的,因为它们准备极端繁琐,精度也相当低下——但到1400年之后,故事逐渐有了不同的结局。

游民星空
1411年、神圣罗马帝国制造的Pumhart von Steyr巨炮,重约8吨,长超过2.5米,口径800毫米,弹重690公斤,射程仅为600米

  差不多在这个时期,欧洲人对化学和冶金的认识大大加深了。从1420年之后,其火药技术迎来了发展期。之前,各国的普遍做法是将火药的原配料——硫磺、硝石和木炭装在不同的桶内,到战斗前夕才将它们现场搅拌。如此生产的火药不仅容易受潮,而且一旦搅拌不均,燃烧速度将非常缓慢。

  和传统方法不同,改良后的火药会在生产阶段将原料混合成糊状,然后将其烘干,做成饼型,需要时再从饼上取下相应的分量使用,此举让火药的威力提高了30%。有了新式火药的助推,重型炮弹就能以惊人的冲力发射,此时,长度超过4米,能够抛射750磅炮弹的巨型攻城炮出现了。随后几十年,欧洲的火炮被铸造得更坚固、更长,材料从生铁变成了青铜。尽管铸造铜炮的成本是铁炮的三倍,但在巨型石弹的轰击下,堡垒不得不直面它们的噩梦。

君士坦丁堡,1453

  1412年,根特制造的“疯女格丽特”(Dulle Griet)打垮了布尔日的城墙,标志着攻城者首次获得了战场主动权,但如果战争史上真正有一个对火炮感到敬畏的时刻,那么这个时刻一定是1453年的君士坦丁堡之战。颇为诡异的是,制造出最强大攻城火炮的,并非冉冉上升的欧洲诸国,而是遥远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对这个民族来说,重型火炮尤其迎合了他们的作战信条——“攻城必须速战速决”——之前,这一理论更像是纸上谈兵,因为他们没有适合的手段,但现在,在火炮出现之后,它终于可以付诸实践了。

游民星空
艺术画:“疯女格丽特”炮击布尔日,由近代的画家绘制,其外观与历史记载略有差异。格丽特是比利时童话中的人物,她试图率领一支军队攻打地狱

  于是,他们将目光投向了君士坦丁堡,作为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它被严密的城防工事保护着,并集基督教圣地和要塞建造的极限于一身。君士坦丁堡城防的关键是狄奥多西城墙——中世纪最固若金汤的防御系统。它由间隔25米的三层城墙组成,由上百座塔楼加以护卫。对人类建筑史来说,它集宏伟巍峨于一身;对拜占庭帝国乃至整个基督教世界,它是抵抗伊斯兰入侵的壁垒,并赋予信徒骄傲和信心。而对15世纪的土耳其人,它的存在俨然如鲠在喉,仿佛无时无刻不在对他们的雄心予以嘲讽。毫不奇怪,假如火炮帮助土耳其攻陷君士坦丁堡,就等于帮助土耳其人夺取了古老帝国的威望,在接下来,将没有什么能阻挡他们问鼎世界霸权。

  为了这个目标,奥斯曼苏丹穆罕默德二世很早便致力将人才聚集到自己帐下,在他们中有匈牙利人乌尔班——欧洲最出色的铸造大师。关于乌尔班的生平,历史记载很少,但可以确定,他曾在1450年前后抵达了君士坦丁堡,希望找到一个飞黄腾达的机会。他曾向奥斯曼人的对手、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表示,愿意铸造一门“举世无双”的重炮,然而,当时的拜占庭帝国却囊中羞涩。抗议无效之后,乌尔班离开了城市,并抵达了奥斯曼苏丹的营帐。

游民星空
君士坦丁堡城墙是中世纪工程技术的极致,它由多重城墙和塔楼组成,在1000多年中保护着君士坦丁堡及拜占庭帝国。直到攻城火炮出现,它才不像神话般无法攻破

  1452年冬,有史以来最大的重炮开始动工。对这个艰苦繁杂的过程,希腊历史学家克里托布洛斯写道:“首先,工匠们用陶土混合被剁得很细的亚麻布,制造了与小山差不多高的模具,接下来,人们把烧制完毕的模具抬进一个坑,在外围堆上泥土和石块固定。”在向模具灌入铜水后,铸炮流程开始变得险象环生。另一位见证者、土耳其旅行家艾弗利亚·切莱比后来写道:

  “大炮开工的日子,厂主、工头和铸造工人,还有官员和神职人员全部聚集起来,在“安拉伟大”的呼声中,他们向火炉投入木柴。当熔炉燃烧了24小时之后,铸造工和司炉工都脱得赤条条的,只穿着拖鞋和保护手臂的袖套,戴着一种露出眼睛的奇怪面罩——在烧了24小时后,炉边高温无法让人接近,我想说,所谓的地狱烈火也不过如此。”

1 2 3 4 5 下一页
友情提示:支持键盘左右键“← →”翻页
人点赞
0人订阅
来到这里,读懂历史,品味游戏。
讲武堂:铁与血的颂歌 超级大炮的兴衰沉浮(上)https://imgs.gamersky.com/upimg/2015/20151013102011592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