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分作品永远不会完成,且不会退款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Valve说的很清楚,购买抢先体验的游戏风险自负,Valve也不会给抢先体验版的游戏提供退款服务。一个被杀鸡儆猴的例子就是《Earth:Year 2066》,这是一款科幻题材的FPS游戏,通过超一流的忽悠手段通过了Valve的审核。但在游戏的抢先体验版正式与大家见面之后,如潮的恶评几乎淹没了整个评论版块。这一事件造成了很快的后果,更有玩家指出开发者Muxwell Urban简直就是一个游走于众筹平台的诈骗犯,曾经多次用这种手段欺骗支持者。
Steam抢先体验板块目前最恶性的事件,不仅质量不过关,还被举报有许多盗用素材的行为
面对这样的形式,Valve选择了妥协,为购买了这款抢先体验游戏的玩家进行了退款,也对游戏进行了下架处理。不过这显然是个特例,并不是所有的抢先体验游戏都能引起这么大的公愤,以至于要由Valve自己亲手来擦屁股。由于Steam现在的抢先体验政策并没有严格的退出标准,从原则上来说,一款作品只要不断进行“更新”,就能拿到更多的资金,也能堵住大多数玩家的嘴。可至于每次“更新”的内容是否值得玩家额外付出的美元,那就不好说了。
这倒不是说每个抢先体验游戏背后都有一群专门骗钱的游戏开发者,毕竟游戏开发者依然是一个理想主义者集中的团体,而且完成一部有一定影响力的作品也肯定能够给自己的简历填上相当精彩的一笔。不过想归想,对于一些工作室来说,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一部作品也不是说完成就能够完成的,有时即便是有了抢先体验版带来的资金支持,开发团队依然无法完成全部的开发工作,或者至少无法给玩家们带来一款先前所承诺的那样优秀的作品。这就造成了这样一种情况:如果当初就告诉你这就是游戏的完整形态,那么你八成不会为此付钱。正当你感到失望的时候,Valve不退款政策的威力就显现出来了。
四、越来越多的欺诈性宣传
说欺诈性宣传可能过于严厉了,不过使用更加夸张的方式来宣传作品的特色显然能让一款抢先体验版的游戏更加容易的捕捉到玩家和Valve的眼球。开放世界、随机生成的关卡、多样的敌人设计、丰富的装备系统、史诗般的单人战役、火爆刺激的多人对战、丰富的成就系统……等等等等,这样的宣传语在Steam抢先体验频道的作品中俯拾皆是,虽然AAA级大作一般也都会用这样的噱头来宣传自己的作品,但对于相当一部分抢先体验作品来说,噱头终究只是个噱头,具体的落实情况通常都没有吹的那么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