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民星空 > 专栏 > 游民专栏 > 正文

姿势分子:游戏的电影化之路 从B级制片到好莱坞的挑战者

2015-02-03 20:03:40 来源:游民星空[原创] 作者:TigerPapa 编辑:战术大米 浏览:loading

【游民星空独家专稿 文/TigerPapa 编/战术大米】

  从《美国末日》那如美剧般跌宕起伏的四季冒险,到《生化奇兵:无限》中如梦似幻的天空之城,从《超凡双生》里的问题少女艾伦·佩吉,到《使命召唤11》里野心爆棚的凯文·史派西,随着制作技术的飞速发展,游戏的画面表现力正变得越来越强,游戏与电影之间的界限也越来越趋于模糊,很多电子游戏都已经开始大量的运用电影化的叙事手法和镜头语言,大大的增强了游戏的剧情感染力。

游民星空
(点击进入专栏页面)

游民星空

  今天,借着这股越来越浓烈的游戏电影化风潮,小编我就来为各位介绍一下游戏的电影化历程。

游戏电影化的滥觞

  最早的游戏电影化例子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镭射光盘出现的时候,因为游戏卡带以及软盘孱弱的存储能力而长期受到限制的游戏创作者们,突然因为光盘额外增加的巨大存储容量而脑洞大开,一部分游戏人开始选择模仿电影来充实游戏内容,开创了闻名一时的“交互式电影”流派游戏,其中《龙穴历险记》和《FireFox》(由雅达利制作,并非浏览器的“Firefox”)是个中翘楚。

游民星空
《龙穴历险记》:交互式电影游戏的先驱,难度可以用“坑爹“形容

  不过由于技术能力的限制,当时这种“交互式电影”的游戏性并不算高,而且游戏时长也非常短,这就是为什么《龙穴历险记》在当时是如此之难,因此制作者必须在短流程的基础上拉长游戏流程,而现在Steam上的重制版依然有老玩家吐槽游戏的难度。

  “电影化”就像给游戏制作者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包括当时的冒险游戏、格斗游戏、以及电影改编游戏(例如《星球大战》系列),他们或在其中加入真人电影镜头,或使用全动态影像FMV来增强游戏的视觉表现力以及带入感,不过该阶段游戏的电影化表现还颇为简陋,并没有表现出电影的精髓,最多有一种简陋的B级片(实际上还不如)味道。

游民星空
《午夜陷阱》是当年红极一时的FMV游戏

游民星空
《星球大战:帝国反击战》也是古老的的FMV游戏

  到了90年代,随着主流家用主机机能的进步和高容量存储介质的使用,游戏的画面表现力大大增强,游戏制作者们更加倾于从电影行业偷师,试图在叙事方面获得突破,代表作有:《合金装备》、《最终幻想7》、《生化危机》,这些游戏真正在某些层面给予了玩家“仿佛在看电影”的游戏体验。

游民星空
玩家不会忘记初次见到《最终幻想7》开场时的震撼

发展和巅峰

  游戏界在电影化的道路上一发不可收拾:《马克思佩恩》系列引入的“子弹时间”让玩家们能够在自己的电脑上体验到宛如《黑客帝国》般的精彩动作场面,其中北欧风格的剧情隐喻以及出色的脚本和镜头运用让《马克思佩恩》在整个游玩过程中宛如欣赏一场精彩的动作电影,处处散发着吴宇森暴力美学的韵味。

游民星空
《马克思佩恩》当时看来很炫的子弹时间,但剧情才是制作组着力表现之处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半条命2专区

1 2 3 4 下一页
友情提示:支持键盘左右键“← →”翻页
分享到:
休闲娱乐
综合热点资讯
单机游戏下载
好物推荐
游民星空联运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