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手党》则从另一个角度入手,以一名普通的出租车司机的视角为切入点,其无意中卷入一场黑帮火拼并最终成为黑道的一员,在生动的失落天堂城以及优秀的驾驶系统的配合下,将游戏演绎成了一部优秀的《教父》式电影。
值得注意的是,因为第三人称游戏在镜头运用上具有天生优势,所以很多游戏电影化的典范都如《黑手党》一般选择了这种视角,比如索尼的独占游戏《暴雨》、《超凡双生》、顽皮狗的《神秘海域》、《美国末日》等。
《暴雨》以及《超凡双生》是非常值得探讨的例子,作为技术进步之后“交互式电影”的现代化复兴,两部游戏在电影化上的变革有点走火入魔的感觉,在“玩的成分”和“看的成分”这两者的把握上发生了结构性的失衡,看起来很像是制作者David Cage内心深处失落的电影导演气质的借尸还魂,这一点在小岛秀夫的《合金装备》系列上也很明显,《合金装备4》尤甚,作者在剧情中想表达的过多而导致游戏的说教意味太严重,出现了打10分钟游戏,看60分钟CG的尴尬。
尤其是《超凡双生》,虽然在叙事上大量采用了电影化的手法,甚至请来了艾伦佩吉和威廉达福两位好莱坞明星助阵,简直如电影般星光闪耀。但整个游戏让玩家觉得太像是一个被动的参与者,蛋疼的操作尤其让人发指,是《超凡双生》在带入感上卡在了电影和游戏之间,两边都不是东西,最终只能是毁誉参半。
相比之下,顽皮狗在游戏的电影化方面就高明的多,其代表作《美国末日》并不只是电影镜头和场景的简单拼贴,在情节设计和人物刻画方面在游戏行业都取得了革命性的进步。从序章开始,玩家就随着乔尔父女的视角被卷入了一系列的混乱之中,在人潮之中的玩家能够深刻的感受到自己的渺小与无力,你根本不是什么英雄,而只是个卑微的求生者,这给游戏奠定了颇具悲剧意味的基调,乔尔和艾莉的旅程也变得更为悲壮与扣人心弦,轻易的就夺取了所有玩家的心,让他们深深的沉醉其中,随着游戏或悲或喜。
就目前来看,《美国末日》可以说是电子游戏电影化的集大成者,在放弃了盗用佩吉的脸模之后,只靠着一帮“游戏脸”,依然成功的制造了一部叙事层次堪比电影的神作。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半条命2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