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漫网文的改编之路 炒个好热度就能卖出去钱?

月下高歌
2015-12-18 18:50:21 浏览:0 0

国内如何运作一个动漫IP

  现在我们说说中国这边的情况。在日本,对于IP的运营就是使其动画化,在作品原有的关注度上增加更多关注度,然后凭借动画带来的庞大粉丝群体,贩卖周边、蓝光碟、OVA特典、甚至声优见面会、同人展等一系列销售渠道,使IP利益最大化。

  在中国,我们可以把其分为三大类:培养,发育,成熟。

  一个IP的培养阶段,具体要检验IP初期资质合不合格,是否有培育的必要。这一点国内很容易实现,因为国内网络平台啥都缺,就是不缺渠道,编辑看准一部作品,网站天天推幻灯,数据不理想,撤了换新的,数据理想,放到别的位置继续推,成绩稳定下来,网站就会考虑进行第二阶段,也就是发育。这一阶段多适于国内的网文、漫画和条漫。

  进入发育期就简单多了,这个期间,网站会选择一些公司企业谈一谈动画改编或者影视剧改编的项目,动画基本是网站掏钱,制作的目的在于提高作品关注度,为下一步做打算。影视剧方面,大概因为国内近期严打抗日神剧历史神剧,导致电视剧剧本急剧下降,所以不少投资方就选择网文国漫充当剧本集中营。看着哪个有潜力,有人气,就花个几十万买下来开始做,当然影视剧项目一般是对方找过来和网站协商,毕竟商人往往比版权方更着急。

  就目前来看,比起动画,显然影视剧更方便登入映画媒介,也更方便回收成本。影视剧单集成本远低于动画,动画做好了一集几十万,影视剧可能几万就够了。回想当年奥飞,火力少年王一集7000+,做了40集,卖玩具赚了1.8个亿,不得不服。实际上现在的影视剧和当年奥飞的特摄剧几乎一模一样,花钱的地方也就道具和影视后期了。所以你们看着网络上好像特别热衷网文漫画改编动画,实际上影视剧改编的热潮远超过动画,毕竟便宜又实惠。这一阶段多适于经过市场调研,对观众口味有一定把握的影视剧改编,和单纯为了提高原作关注度的动画化企划。

游民星空
不要小看这些网络电视上廉价的特摄剧,或许它没有赚走你们的钱,但是它赚的钱远超你们想象

  完成上面这一切,就到了一个IP的成熟阶段了。笔者为什么叫它成熟阶段呢?果子熟了,可以摘下来吃了,这叫成熟;妹子长大了,可以啪了,这也叫成熟;IP运营起来了,关注度提升了,可以拓展周边版权产品,可以依靠IP的名字卖钱了,这就是成熟了。举个例子,想必很多人知道中国网文界的几大神作,我们就拿斗破苍穹举例来说,国内几亿点击,千万用户,我做一个斗破苍穹的游戏,哪怕只有几十万玩家我都赚钱。那么我再出手游,手游比端游更方便,用户更多,肯定更赚钱。至于实体书,千万粉丝总有一些买来收藏,肯定赚钱。再说漫画,我做成少年向漫画,和谐情节全部改成少年向情节,我卖给初中生,我又赚钱。最后我做成动画,面向青少年,我连小朋友的钱都不放过。最后我再出售版权形象,我做个玩具,人偶,手机,衣服,说真的混到这水平不怕没人买。

  那么说到这里,就如标题所说,中国动漫产业未来发展的道路,重点无非在于依靠渠道、影视剧和动画化来拓展关注度,当IP关注度上升到那些投资商心痒的时候,就是磨刀霍霍向猪羊的节奏了。

  目前笔者认为拥有这个价值的,网文要属斗破苍穹,动画要属秦时明月,漫画还在改编动画的过程中惨烈厮杀,暂时没有胜者。在这里,网文IP最集中的肯定是腾讯,旗下阅文集团有起点,创世等小说网站。动漫IP最集中的肯定是奥飞,腾讯,一个旗下有有妖气和诸多拥有极高市场份额的动漫IP,一个手下有腾讯动漫这种跨平台大力推广原创国漫IP的产出基地。

  中国现在不缺钱,不缺消费者,不缺平台渠道,中国动漫产业的未来比日本不知高到哪里去了,当然我说的是产业,不是动漫质量。我们都知道中国有着一批日漫的忠实粉丝,但是在海外市场的控制下这些粉丝并不能全部转化成日漫延伸产品的消费力,这其实就是中国动漫产业的机会。就笔者个人而言,我们可以用类似日漫的动画产品讨好中国动漫爱好者,通过作品质量逐渐收回这些用户,转为国内的动漫消费群体,以此来抵抗日本动漫的文化入侵现象。

  显然这一点国内目前还没人有本事能做到。

比起砸IP,调查清楚市场需求才是关键

  通过比较,我们基本可以得出结论了,中国其实在模仿日本动漫产业的商业化模式,但并不完全模仿,更多是发现符合自己的套路。比如日本在作品改编动画前就商定好改编后进行什么商业活动,怎么宣传怎么卖。而中国热衷于先做动画再搞IP版权,作品人气高了我们再谈IP价钱,而不是一开始就商量好了,把大家系在一根绳上。毕竟国内投资商大部分是等不起的人,与其让他们相信一个逐渐起步的动漫IP,他们更愿意直接购入一个“百万级”IP。

  现在各家都在培养拥有潜力的IP,就是为了培养成熟后卖个好价钱。然而IP这东西并不是所有人都玩得转,比如前段时间特别火的《那年那兔那些事》,手游发布几个月惨遭暴死。这款手游最初以热门IP和粉丝经济为基础,一度制定了极高的流水预期,但是没有想到玩家的ARPU(单位用户付费率)奇低,爱国少年的经济状况并不允许他们在娱乐上做出过多投入,导致游戏运营艰难,直至关张,这就是IP运营失败的典型例子。

  什么样的ip能赚钱,什么样的ip不能赚钱,这东西始终要交给市场来考验,并不是每个人眼光贼毒,看啥火啥,也不是我有钱砸钱就能大卖,说到底,还是要好好做一番市场调研再考虑其它事情才对啊。

  EVA能火不代表你能火,人傻钱多不代表乱花钱,投机取巧的商业模式看似繁荣,实际早晚会成为死水一滩。你要问有没有人能赚钱?肯定有,版权方通过渠道培养一个IP不需要太多投入,关注度一上来什么手游改编影视剧改编,卖出去就撒手不管,倒是可怜对市场错误估计的投资方了。

  所以你要问我一个IP炒个好热度能不能卖出去钱?笔者的答案显然是,能。你要问IP能不能火?这就要看IP本身的基础和质量了。这就和房价一个道理,城里的不跌反涨,城外的,呵呵。

上一页 1 2
友情提示:支持键盘左右键“← →”翻页
人点赞
0人订阅
知识的深度和锐度是一种力量。
论国漫网文的改编之路 炒个好热度就能卖出去钱?https://imgs.gamersky.com/pic/2015/i1218my_1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