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民讲武堂:中国古代,如何上演“万人攻城”?

最后的防线
2016-03-22 19:56:16 浏览:0 0

  在准备充足的情况下,防守者从城外15公里左右就开始坚壁清野,而离城 5公里处,真正的警戒区开始铺展。沿警戒圈边缘,每隔一定距离就会设置哨卡,白天和晚上分别用旗帜和火把进行联络,而在各要道和关卡间,还要设置 3人一组的小队,负责对敌军奸细和斥候进行搜索。

  当敌方大军到来时,所有官兵和平民都将返回城内,以城墙为核心进行据守。而城上远射兵器能覆盖的范围,便是战国时代防御体系的核心区域。

游民星空
需要指出,《墨子》并不是一本单纯的墨家语录集,也是战国时代最出色的守城指南

  按照《墨子》的要求,在这个区域内,城外的房屋和树木需要一律铲平,以便为远射兵器扫清视野。在距墙根10米外,是护城河,水面下要交错埋插长短不一的竹刺,以防止对方涉水或乘船强渡。

  在护城河后,会附加一道夯土矮墙,这是守军的第一道防线,有少数步兵在此处与城墙上的守军协同防御。再向内,是宽 2.5米的拒马带,主要用于阻碍敌军云梯接近。最后,在距墙 2.5米以内的地方,是五行高出地面半米左右的尖木桩,用途是阻碍敌人攀城和刺死坠落之敌的功能。接下去才是城墙,这是抵挡敌军入城的最后屏障。

游民星空
战国时期城墙遗址,位于山西境内,可能属于赵国抵御游牧民族入侵的一座边境要塞,当时筑造城墙的材料主要是夯土

  由于诸侯之间战争频繁,在春秋时期,一些城墙的厚度已经超过了15米,此时,即使城基被挖空,守城方也不用担心城墙因失去重心而崩溃。在这些城墙的顶端,都设有带射击口的女墙,而在战时,还要添置大量临时的木质塔楼,以作瞭望和射击之用。在城墙上,每隔60米,需要建一座突出外侧城1米的观察楼。每隔180米,建一座突出外侧城墙 3米、用以消灭城下死角和夹击城下敌军的木楼。同样,每隔180米,还要在城墙上树立一堵厚3米的横墙,平时开小门供穿行,一旦敌军登城,这些横墙就可以作为临时防线,为守城方调集增援创造时机。

游民星空
这里需要解释一个术语——“女墙”,它就是仿照女子附身窥探时的形态,在城墙边缘筑起的墙垛,比如这张长城照片中展示的部分,可以看到其中下方的射击口

  与城外的步步设防相比,城内却是一幅畅通景象,城门两侧和城角的宽大登城道,连接着延墙铺设的环城路。环城路与各要道相连,构成城内四通八达的运输网络。不过城内也并非长驱直入之地,必要时,环城路背后会修筑一道夯土矮墙,墙前再挖一道深 3.5米,宽 3米的壕沟,内部塞满柴草。一旦敌军入城,即引燃柴草、形成火墙,城内的预备队可以在此处以逸待劳,与城墙上的友军呼应,将敌人共同歼灭在此处。

游民星空
反映战国时期攻城战的唯一一部电影,笔者能想到的似乎只有《墨攻》,这部影片虽然存在剧情狗血、道具失实之处,但其中一些细节却还原了《墨子》的记述,比如城墙内侧宽阔的环城路

  这些防御措施,都需要人手,而战国时代的守城战中,除了士兵之外,全城的男女老幼都要参与:成年男子一般充当预备兵员;而成年女子负责挖掘壕沟和运输物资,老弱妇孺则担任后勤杂务。以上的一切也意味着,进攻方要想施展攻城器械的威力,实际需要漫长的准备和惊人的消耗,一次围城战之后,即使胜利者也难免伤亡枕藉。

  需要指出,这些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出现的器械和手段,和1000多年后几乎没有差异,事实上,在当时,攻与守的艺术已经接近了顶峰,而随后2000年,古代军队只是以此为基础,不断进行调整和改进。

三国:攻城守城的“文艺复兴”

  在西汉和东汉时期,攻城战甚至出现了某种倒退,因为此时,军队的重心放在了抵御游牧民族入侵上,而在另一方面,匈奴人虽然已掌握了一部分筑城技巧,并且攻克过汉朝的城市,但更多情况下,它们只会四下派出骑兵,大范围地掠夺人口和战利品。也正是这种战争形式,让匈奴极少选择同装备精良的汉军交锋,直到东汉末年,攻与守——这一近乎失传的艺术,才被各路军阀们再次拾起。

游民星空
东汉末年的官渡之战,充当了传统攻守艺术复兴的关键节点之一

  其间最关键的节点之一,恰恰是公元200年的官渡之战。在双方沿河对峙期间,袁绍用沿岸的沙丘建起高台,向困境中的曹军发射箭雨。

  《汉魏春秋》记录说:在危急时刻,曹操突然想到了古书上记载的投石机。按照原理设计完成后,随军工匠又在投石机下方安装了底座和车轮,使之成为可以移动的武器。随着“霹雳车”抛出第一批石弹,袁绍的高台轰然垮塌——这是投石机重返战场的最初记录。不仅如此,之前的投石机大多是固定的,而曹操的“霹雳车”可以快速转移,因此要比同类装备更为轻便和灵敏。

游民星空
《三国志》系列中,反映攻城战的壁纸,其中可以看到抛石机和井阑,东汉末年频繁的战争,让近乎失传的攻城手段得到了复苏

  虽然“霹雳车”有许多细节仍不得而知,但以古代的标准,它的技术传播可谓非常之快:在赤壁之战结束后,它已经出现在孙权和刘备的军队中——当然,这种武器的缺陷也非常明显。由于投石车不能连发,守城者很快开始在城墙上悬挂湿牛皮,以减轻中弹时的冲击力。

  与此同时,工匠们也没有放弃改良投石车的努力。其中带来最大变化的,是曹魏政权的博士马钧,马钧生于富裕之家,但年轻时突然陷入贫困;生活的剧变,让他把所有精力投入到了研究机械上,试图凭这种一技之长出人头地。

游民星空
《三国志》系列中的马钧立绘,其手持的正是他设计还原的“指南车”模型

  在马钧的众多发明中,就包括了可以连发的投石车。这种投石车将传统的投石杆重新设计成了一个轮子,通过机关,人力和畜力可以驱动其高速旋转,达到一定速度后,石弹会被抛射出去,接连不断地砸向敌军。

  另一方面,由于在北伐之路上,横亘着曹魏修建的一连串城池,蜀汉的工匠们也在攻城器械方面倾注了大量心血。

  最终,双方的成果终于在229年得到了检验,诸葛亮的大军包围了魏国的要塞——陈仓。而当时,陈仓城内只有郝昭率领的一千多名官兵。

游民星空
连环画《智取陈仓》,在《三国演义》中,为故事发展需要,诸葛亮久攻陈仓不下的历史,被演绎成了诸葛亮探得陈仓守将郝昭病重,用计袭取了陈仓,山连胜魏都督司马懿的故事

  面对陈仓的坚固工事,蜀军以极高的效率制造了各种攻城器械,最初展开进攻的是云梯和冲车,然而,它们却在城下被郝昭用火箭和投石机击败;接着,诸葛亮又制做了高达几十米的井栏,并用土块填塞护城的壕沟;然而,郝昭又在城内筑起另一道城墙,这样抵抗了二十天之久。

游民星空
《三国志》系列中的郝昭立绘,他以千余不下,抵抗诸葛亮数万大军二十余天,创下不世奇功,战后,郝昭因军功被封为关内侯,但不久后便因急病去世,临死前要求薄葬,并为数次挖掘坟墓,寻找木材作为攻战器械而自责

  这次战斗清楚地证明,即使兵力处于绝对劣势,守城方仍能挫败一支大军。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在263年的灭蜀之战中,邓艾的部队宁愿翻越700里山路,也不愿正面强攻近在咫尺的剑阁要塞。

  而这次突袭,直接为一个新生王朝——西晋——奠下了基石,但后者的统治是短暂的,接下来的300多年,无论呼啸而来的少数民族,还是偏居江南的“正统王朝”,他们都致力于一个任务,那就是建设更强大的堡垒,并想方设法加以围困和摧毁。

  在凄风苦雨和烈日炎炎中,攻城者们一次次地冲向城墙——在这个过程中,想必所有亲历者都明白了,攻城实际是一种烈性的消耗战,其胜利只取决于三个关键点:时间、攻守双方投入的资源和决心——而在守城者意志坚定、战术得当的情况下,攻城武器和战术的作用将非常有限。

游民星空
夏统万城遗址,由匈奴族出身的赫连勃勃建造,该城由三合土建造,据传,城墙完工一段,就以铁锥试验,扎进一寸,就立杀筑墙匠人,并把尸体筑进墙内再换一批工匠修造,它也可以被看做十六国时期筑城技术的顶峰

  这一连串混战的最终结果,除了遍地尸骸,还有一个全新的王朝——唐。如果说春秋战国时期,是攻城技术从无到有、迅速步入早熟的时期;魏晋南北朝,是各路军队重新拾起传统的时期,那么唐朝,就是它抵达巅峰的前夜。由于冷兵器自身要受到“能量守恒定律”的制约——攻城武器要增强效率,除了对结构进行改进、使之便于部署之外,唯一的办法就是扩大尺寸、增加操作人员——而唐朝强大的国力,则为这种变革提供了条件。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西楚霸王Online专区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友情提示:支持键盘左右键“← →”翻页
人点赞
0人订阅
来到这里,读懂历史,品味游戏。
讲武堂:中国古代,如何上演“万人攻城”?https://imgs.gamersky.com/upimg/2016/20160322180858669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