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游戏能跳票10年?你经历过多少“有生之年”

华烂漫
2017-01-15 19:50:04 浏览:0 0

  那还是学生时代,《旺达与巨像》是我最喜欢的PS2游戏。大概是有多喜欢呢?我可以把其他游戏看做产品或商品,但《旺达与巨像》必须是“作品”。

游民星空
日版重置BOX因为其独特的封面还被欧美玩家羡慕不已

  顶着巨大的经济压力,我最终还是投入了PS3的怀抱。因为除了《最后的守护者》以外,还有另一款游戏让我更加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最终幻想V13》。

  之后大概是过了10年时间,我的“有生之年”终于结束了。

“玩家”是一种奇怪的生物

  有人说游戏是自己的一个分身,可以在脱离现实的虚拟世界中展示完全不同的自我;有人说游戏是一出没有观众的舞台剧,既是演员又是观众;有人认为游戏就像电影一样,玩家只是按图索骥的小白鼠,被不可叙述之人玩弄于股掌之间;也有人认为,玩家是一群吸毒成瘾,需要电击治疗的网瘾少年。

  我们常说“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放在玩家眼里,这个分母恐怕是要成百倍增大。在这样的一个群体中,分歧从来没有被根绝过。辩论和争吵无处不在,甚至成就了宗教派别、引发信仰战争。但奇怪的是,一旦涉及群体外的声音,玩家往往会立刻停止内部斗争一致对外。用“傲娇”形容可能并不为过吧。

  《永远的毁灭公爵》。在刚刚公布的时候,它是一款令众多玩家期待的伟大续作。接下来的13年里,游戏进度多次推掉重来、开发商发行商对簿公堂、发售日一再公布一再延期,“跳票之王”的美誉传遍全球。原本经历不断失望的玩家却将每次《永远的毁灭公爵》跳票营造为游戏圈的一大盛典。

游民星空
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永远的毁灭公爵》可以跟“跳票”二字划等号

  “《永远的毁灭公爵》又跳票了!”既不是失望,也不是愤怒。玩家和媒体犹如狂欢一般迎接游戏每一次的延期。不仅仅是一个游戏,它象征着游戏史上的一个另类巅峰,值得我们在未来为它大书特书,百年流芳。

  虽然是个极端点的例子,但玩家对期待已久跳票游戏,往往会根据实际情况,有着截然不同的评价。

  那么,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有生之年”的?

VXIII-XV

  早就有人总结,SONY是一家不断画饼,还能画的特别棒的公司,这现象在PS3时代尤为明显。同样那个年代,从FF7RE、V13到《王国之心3》、夜光引擎,SE早就是一家依靠CG动画画饼的公司了。只是没想到,SE的不仅中了索尼的魔怔,还坚信自己这张饼能画的好看,画得圆满。结果伴随着游戏正式发售,《最终幻想15》早年那些陈芝麻烂谷子才终于抖楞出来。

  现在回首“新水晶神话”体系的崩塌,会发现SE这一步迈的实在是太大了。FF13的口碑销量双双遭遇滑铁卢,导致后续V13和A13被迫大改,雷霆归来演变成DLC地狱。玩家都知道,我们除了等待,没有什么其他的办法。

游民星空
《最终幻想15》正在角逐2016玩儿趣奖最佳RPG游戏评选,“有生之年”有什么理由不去支持一下呢

  有句老话说的好,“期望越高,失望越大”。像是《无人星空》这种严重到虚假宣传的极端案例,备受期待游戏的预期品质往往被玩家拔高,然后跌落神坛。从V13到15,这代最终幻想花了太多时间,它的世界观被彻底颠覆、女主角完全换了一个人、之前诸多设定变得毫无踪影、甚至制作人被迫下台。游戏发售之后,玩家逐渐接受了FF15甚是微妙的评价,大概因为他们都明白 “慢工出细活,往往不适用于游戏圈”这个道理。

  2016年,FF15画上句号,不少人的“有生之年”结束了。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最终幻想15专区

1 2 下一页
友情提示:支持键盘左右键“← →”翻页
人点赞
0人订阅
知识的深度和锐度是一种力量。
一个游戏能跳票10年?你经历过多少“有生之年”https://imgs.gamersky.com/upimg/2017/2017011518044226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