傀儡师好歹原作最后和素子连线神交,担任了素子进化的主力推手。而久世翻完白眼就惨遭爆头,实在有负TV动画中的盛名。在首部电影中草草收场这样一位重要角色,似乎说明了这部真人版《攻壳机动队》基本没有系列化的打算。
插一句,电影演到最后一枪崩死大反派的时候,听到“正义”那句台词我真的笑场了。
电影中虽然出现了思考战车、热光学迷彩等高科技设备,但并不能反映出真人版《攻壳机动队》有严格采用原案设定。为了弥补现实生活与攻壳世界中巨大的时间和科技水平差距,让反派的定位更加鲜明,同时也使没有基础的观众更易理解,真人版电影的科技水平实际较原作早了四十多年。
1995年的攻壳,素子都云计算GHOST了,2017年的攻壳却还停留在汉卡义体化推广期。以巴特为首的公安9课群众义体化比例骤减,战斗力也受牵连。更致命的是,原作中的素子有着30多年的作战经验和40多年的义体化经历,才使她位列9课二把手的位置。而真人电影里9课一众却对实战经验只有1年,心理年龄十几岁的素子马首是瞻,甚至莫名其妙冠以“少佐”军衔;明明汉卡只封闭了素子的记忆,并没有操作灵魂,但素子却活生生从一个妙龄少女变成了一年满级的超级特工。剧本设立的义体化矛盾主线原本是为了提供更加浅显易懂的故事基础,但结果却导致主角的设定变得莫名其妙。
然而编剧并没有试图修复这些漏洞,大概是放弃思考了吧。
此“女人”指的并非女性外观,而是人格、心理。
依然是同样的理由。为了让观众更加容易带入剧情,理解并感同身受主角的心理,草薙素子需要成为一个“看起来像人”的义体人。在众多修改中,其实这是最令人理解的一点。
原作中的草薙素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她自小失去肉体,与义体共生了四十多年,性格近乎中性。退伍军人,性格坚韧,做事决断,拥有出色的执行能力却又善于思考。不受制于肉体而成长起来的她总习惯板着一张扑克脸,甚至不像是一个真正的“人类”。但也正因如此,使草薙素子敢于身先士卒主动与互联网融合,最终成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类进化先行者。
《攻壳机动队》这部作品的魅力,和草薙素子这名角色脱不了关系。她作为人类与机械的结合体,横跨人性与网络两种截然不同却又相互串联的界限,是展示和讨论攻壳内涵的最佳主体。《攻壳机动队》中角色众多,但平心而论没有人能替代剧中草薙素子的位置。甚至可以说,没有了这位近乎失去性征的“原”女性,那攻壳恐怕就沦落成一般的警匪单元剧了。遗憾的是,修改了素子角色设定的真人版《攻壳机动队》,的确只是一部制式化的好莱坞科幻动作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