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看看你们家VR设备上的灰,都有几厘米高了?

北方凛
2017-07-05 20:09:33 浏览:0 0

  装机量起不来,那就意味着开发者不会有兴趣给你开发游戏。PSVR有索尼的扶植外加PS4做靠山会稍微好一些,无论是原创IP《夏日课堂》、《Far Point》,还是3A大作的VR模式《生化危机7》、《蝙蝠侠VR》,起码是撑起了门面。HTC Vive和Oculus Rift就比较悲剧了,徒有一身武功却无处施展,只有一些滑雪、切水果、打网球的小游戏,质量也是良莠不齐。

游民星空

  PSVR虽然是三者中性能最差的,却是销量最好的,就是因为它有的玩儿,而且质量还算不错。这说明,哪怕VR目前有硬伤,性能跟不上,体验还不完美,但如果有足够有趣的游戏给它撑腰,其实不难吸引玩家——任天堂不以硬件性能取胜的策略其实同样是这个道理。

  可惜的是,PSVR目前的阵容也只是勉强够看而已。现在的VR游戏缺少一个真正的杀手级应用——一个完全发挥VR特长,为VR量身定制,而且也非常好玩的作品。小岛秀夫曾说自己可以做出这样的游戏,可惜现在忙于《死亡搁浅》的开发,并没有足够的时间。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在说大话呢?

游民星空

  况且,只有一个游戏哪里够呢?满分神作《荒野之息》对Switch销量的提振也不过只有两三个月而已,后续的作品跟上了,硬件的销量才不会出现断崖式的下跌。然而VR这边游戏少、游戏不好玩,导致装机量跟不上,继而影响开发者的热情,已然快要形成一个死循环了。

  有不少商家在去年开设了类似网吧的VR体验馆,通过让顾客花钱购买VR设备的体验时间来盈利。这些体验馆所使用的设备大多是HTC Vive,在一开始的时候确实收获了很多人气,但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不过是图个新鲜而已。很快,那些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小游戏就让大家失去了兴趣。市里几家这样的体验馆,已经很少有人光顾了。

游民星空

  退一步说,哪怕解决了游戏阵容、硬件性能和售价过高的短板,VR游戏也还有一些技术性的问题是难以逾越的,比如晕动症和游戏内的移动。

  无论你如何提高刷新率、提高分辨率、加强游戏的视觉效果,晕动症都是客观存在的。因为当你的VR头盔显示你被撞飞了之后,你的身体却没有感受到这样的撞击力。然而VR的体验太过真实,你的大脑会因为视觉上的欺骗导致“宕机”,这就是晕动症的由来。

游民星空

  利用液压装置来模拟碰撞效果的高端赛车座椅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你的晕动症,但这一套下来也太贵了,而且会非常占用空间。此外它也只能专门用于赛车游戏里,万一是FPS,你该怎么办呢?

  由于晕动症的存在,VR的游戏内的移动也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目前的解决方案,要么是固定不动,只能原地转视角(类似《抢滩登陆战》),要么打造一个圆形的凹陷地台,让你在这个光滑的小坑里模拟真实的走动而不会撞到墙上……嗯,无一例外这两种解决方案看起来都很蠢。

游民星空
《Far Point》是个好游戏,就是玩起来容易晕

  所以,真正的VR游戏可能离我们还比较遥远。之所以我们的期望会被拉的这么高,可能并非是来源于技术进步带给我们的信心。要知道,95年Virtual Boy上市的时候可没有众筹,没有发达的互联网,更没有现代化的营销手段。这一代VR能被捧得如此之高,可少不了它们的助力。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友情提示:支持键盘左右键“← →”翻页
人点赞
0人订阅
知识的深度和锐度是一种力量。
让我看看你们家VR设备上的灰,都有几厘米高了?https://imgs.gamersky.com/pic/2017/20170702_zyf_267_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