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和玩家站在同一起跑线打游戏有意义吗?

华烂漫
2017-11-24 20:34:53 浏览:0 0

  在达尔文提出的进化论影响下,曾经很一段时间里科幻类作品倾向于描写遥远的未来,人类或其他物种在自然影响下长期进化/退化后截然不同的社会结构和阶级构造。但随着科学进步,尤其是机械、计算机的愈加成熟,人与机械的融合变成越来越被科幻小说家所青睐。

  人类的肉体是有寿命的,不可再生和替换的。为了继续存活,甚至永生,人或许最终会和机械融为一体。当人与机械共生共存,身体部位不断被机械取代,我们又该如何划分人与机械的界限?

游民星空

  退一万步讲, “生命”这一概念的边界究竟在哪?

  19世纪,天体物理学家儒略申纳尔发表了一篇文章,首次探讨了元素硅(Si)可以催生生命的可能。科学家思考,硅元素的许多基本性质与碳相似,而以碳元素为基础演化出了独特的生命形态,硅元素或许也能做到。 

游民星空
《星际迷航》幻想的硅基生物

  科学家做了很多猜测,不过在真正发现之前,这始终只存在于幻想之中。人们的理论为幻想,为硅基生命塑造出各种外形,像是《星际迷航》这种科幻巨制,也从中跟风取材。

  回到21世纪的现在,我们虽然依旧没能发现硅基生命存在的证据,但硅早已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最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它被广泛应用在计算机的大脑——CPU中。而被赋予了人工智能的硅基材料一但 “会生火”“会制造和使用工具”“复杂的大脑”“独特的语言与社会构造”,它是否能被视为是硅基生命的某种体现方式?

  可能有些人会站出来,坚决否认。基于硅基的人工智能即使能够完成自我思考,但它并没有遗传基因,缺乏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特性。

  虽然十分反感,但我依然要引用并改写一句话:“硅基生命为什么要和碳基生命一样?”

游民星空

  硅和碳都源自大爆炸,同样广泛存在于宇宙和大自然当中。所谓“生命”一词,只是人类给同为碳基生命中的一个片面总结,在有限的视野范围中,人类早已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用概念解释所见所想的一切。

  我们很难承认人工智能是生命。在我们眼中,与人类所有关联、相似、自然出现的现象,才能称得上是“生命”,正因如此人类与机械的融合,才变得难以界定,令人为难。

  回到原点,这一切都是“人类本位主义”在作祟。

人类本位主义的选择性忽视

  上世纪的科幻作品不断提出猜想,提出问题。在这些天马行空的幻想中,有一些大概仅能博人一笑,也有一些的的确确令人产生了危机感。

  那部被改编成电影的科幻作品《我,机器人》,率先提出了《机器人学的三大法则》。

游民星空
三大法则仅停留在科幻作品之中

  第一定律: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个体,或者目睹人类个体将遭受危险而袖手不管

  第二定律: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给予它的命令,当该命令与第一定律冲突时例外

  第三定律:机器人在不违反第一、第二定律的情况下要尽可能保护自己的生存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友情提示:支持键盘左右键“← →”翻页
人点赞
0人订阅
知识的深度和锐度是一种力量。
人工智能和玩家站在同一起跑线打游戏有意义吗?https://imgs.gamersky.com/upimg/2017/20171124144232549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