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量子破碎》出发,真人影像是时候回归了?

万靖游
2016-05-22 20:20:15 浏览:0 0

  Remedy工作室一直是游戏界的先锋派艺术家,但是这次的《量子破碎》却如同是一只在时代潮水中逆行的小船。尽管制作组一再声明:“真人影像怎么能算过场呢?”,然而从玩家的角度来说,他们要多为此下70G的文件,看上一个小时以上的过场,而且还是真人演绎的版本。

  以大段的过场著称的“播片式游戏”早已不再是时代的主流,而真人影像则显得更不可思议:即使你绞劲脑汁,近年的3A大作里除了《极品飞车19》你恐怕再也举不出一个用真人影像的例子。试想一下你在玩《杀手》时,过场动画钻出来一个真人吴克,估计你饭都要喷出来:且不说这爆表的违和感,现实中估计也很难找到如此圆润而光滑的脑袋。

游民星空

  但是如果仔细回想一下,真人过场在我们的游戏生涯并不是不曾出现过。一些早期的作品,《生化危机1》,《命令与征服》都有真人演员的出境。而游戏界风起云涌的90年代,在那段如今已经几乎被遗忘的岁月,别说是真人过场了,就是整个游戏全用的是真人影像素材都是稀松平常的事情。

游民星空
笔者作为当年盗版红警2的玩家,多年之后才知道有真人过场的存在

游戏界的B级片:短暂而不光彩的一生

  说到真人影像游戏的诞生,就不得不提及激光视盘(Laser Disc)和全动态影像(Full-Motion Video )。简单来说,激光视盘就是放大版CD。1978年,激光视盘的问世使得高品质画面成为了可能。1982年,《天星地带》(Astron Belt)和《龙穴历险纪》( Dragon's Lair)作为第一批吃螃蟹的游戏,在游戏中使用大量预先录制的视频,是最早的全动态影像游戏(严格的说,CG也是全动态影像的一种)。在那个游戏画面普遍充斥着像素点的年代,三维图像的引入给玩家带来的震撼可不是一言两语能说清楚的。

游民星空
《天星地带》的画面背景完全运用了录像

  但是激光视盘的初期由于诸如价格高昂,运行不稳定等要素,限制了全动态影像游戏在市场上的推广。等激光视盘的功能逐渐完善的时候,它的终结者CD也诞生了。拥有更大容量的CD给全动态影像游戏铺平了道路,一系列真人扮演的全动态影像就此出现。(敖厂长《囧的呼唤》186期有相关介绍)

游民星空
激光视盘与CD

  如果把90年代的真人影像游戏潮流仅仅归结于3D技术落后是不恰当的。说到底,当时的游戏行业发展方向处在百花齐放的状态,谁也不知道真人影像游戏会不会就是未来的方向。因此,真人影像不是妥协,而是一次勇敢的创新。

  然而,历史否定了这次勇敢的尝试。今天看来,真人影像游戏的短暂兴盛不堪回首:很难挑出一两件像模像样的优秀作品,反倒是能抓出一大把臭名昭著的垃圾。其中《午夜陷阱》(Night Trap)甚至在游戏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虽然不是光彩的一笔。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量子破碎专区

1 2 3 下一页
友情提示:支持键盘左右键“← →”翻页
人点赞
0人订阅
知识的深度和锐度是一种力量。
从《量子破碎》出发,真人影像是时候回归了?https://imgs.gamersky.com/upimg/2016/20160419173623140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