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武堂:造一辆一战坦克 列强要点开哪些科技树?

最后的防线
2016-08-28 20:36:29 浏览:0 0
装甲

  工程师们求助于装甲,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从穿上铠甲的时刻,人类便在研究更轻、更坚固的防护手段,到19世纪,他们追逐目标的脚步大大加快了:1856年,俄罗斯工程师皮亚托夫造出了史上第一块机械轧制装甲。随后,德国克虏伯工厂发明了渗碳法,经过处理之后,一块厚度与传统钢材相同的装甲,可以提供相当于后者数倍的防护能力。

  在军舰建造和要塞修筑方面,这些新型装甲迅速找到了用武之地,不仅如此,它们的技术含量也随着武器的进步不断提升。这点在军舰的设计中表现的尤其明显,1890年前后,铁甲舰的核心区域装甲厚度超过了200毫米,否则,它们便很可能新式火炮击穿。

游民星空
下面提到的布里亚蒙特,在欧洲要塞建筑史上是一位影响深远的人物,因为在他设计和指导下建造的要塞几乎遍布整个欧洲,其中一些在二战期间仍在发挥作用。在这些要塞中,最具代表性的特点就是安装了这种椭球型的炮塔,这里展示的,是位于沙皇俄国境内的、几座炮塔的结构图

  工程师们也在设法改善装甲的质量,他们开始尝试在装甲板中加入稀有金属,或者对表面进行渗碳处理,经过上述工艺,装甲的坚固程度可以达到普通钢铁的数倍,而它们和最新式的火炮结合在一起,共同催生了一种名叫“炮塔”的发明。一般认为,史上第一座炮塔的设计者是工程师布里亚蒙特,它们最初被安装在比利时的安特卫普要塞上。在1860年代,英国和美国的海军工程师们也相继制造出了安装在战舰上的炮塔,30多年后,它将成为各国主力舰艇中最重要的特点。

游民星空
英国“科尔斯”(Coles)型炮塔的结构图,这种装置的存在,使得舰船和车辆可以向四周投射火力

  虽然在外形上各有差别,但在未来几十年,各种炮塔的结构基本类似,它的转动主要依靠底部的滚轮,这些滚轮压在一圈钢轨上,在人力或发动机的驱动下,炮塔可以借助它们进行全方向旋转。

  这种新出现的装置,还给了陆军的工程师们以启发,他们注意到,如果把尺寸稍微缩小,并装上可移动的车轮,炮塔便可以充当前线的移动火力点。1885-1887年,德国工程师格吕松和舒曼发明了第一个可以移动的火炮炮塔,它也被称为“移动装甲工事”。它可以通过马车运输,并部署在敌军可能进攻的地带,而装甲则可以抵御机枪子弹和炮弹弹片,从而为操纵火炮的士兵提供了有效保护。然而,它们的出现还是引起了许多军官的抗议:“这东西能动,所以不能算工事!”但对于德国军队来说,它仍然迫切需要这种装备来守卫广阔的东部边境,也正是因此,尽管备受争议,在1910年之前,还有超过500部“移动装甲工事”被部署到与沙俄交界的前沿地区。

游民星空
保存在博物馆中的“移动装甲工事”,装备了一门55毫米炮,只要为它加上引擎,它就是一种强大的进攻武器,但遗憾的是,受到保守思想的影响,德国人并没有做到这一点

  需要指出,“移动装甲工事”并不是一种完美的武器,因为它自身没有任何动力,只能被人为地放置在危险地段,并随时可能有被包抄和孤立的危险;但相反,如果为这些工事加装动力设备,它们便能克服这一不足,其用途也将不再局限于防御,还可以负责伴随骑兵部队对敌军发起进攻。这就催生了另一项发明——装甲车,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离坦克的概念只有一步之遥。

  为车辆安装装甲不是一个新想法,当马拉战车出现时,各个国家便开始在其外部悬挂铠甲和盾牌。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设计了一种武器,它也被认为后来装甲车辆的鼻祖和先驱——其中有着非常前卫的概念,比如说倾斜的车身装甲和一门360度旋转的火炮,然而,其中并没有解决一个问题:依靠人力和畜力,该如何推动沉重的车辆前进?

游民星空
西姆斯装甲车,人类历史上第一种装甲车辆,以今天的观点看,它的设计仍然非常简陋

  事实上,第一辆真正的装甲车要等到1902年,在德制戴姆勒汽车的底盘上,英国人西姆斯为其安装了机枪,这辆汽车装甲厚度不到人的一指宽,动力由一个四缸16马力发动机提供,这些可以使其搭载4名乘员,以每小时16公里的速度行驶。

  这种装甲车原计划前往南非参加愈演愈烈的布尔战争,但遗憾的是,它完工得太慢也太迟,以至于一登场便失去了用武之地。不过,从这辆战车身上,外界却发现了一种巨大的潜力——将汽车和装甲结合起来之后,一种强有力的武器诞生了。如果不是因为当时汽车的造价高昂,加上绵密的炮击让前线变得坑洼不平,也许在今天,战车将会以另一种形式在军队中出现。

游民星空
在一战爆发之初,安装炮塔的装甲车已经出现在了各国的军队中,这里展示的就是英军的罗尔斯·罗伊斯装甲车,它在1914年12月装备部队。这种装甲车全重3.6吨,全长5.1米,可以搭载乘员3-4名成员,武器为1挺7.7毫米机枪,动力装置为1台50马力的6缸汽油机,最大时速为72千米,在一战时期性能已经称得上相当优越

大炮和机枪

  在缔造坦克的环节中,还有一个被忽略的方面——这就是武器的演进,其中最关键的要素是轻型火炮和机枪,它们让坦克的威力提升了整整一个层次。这主要得益于19世纪中后期,金属加工技术和钢材品质的改良,它催生了三项重要的进步——膛线、炮管驻退设备和后膛装填设计。

游民星空
在19世纪中后期,炼钢技术的进步提升了大炮的威力和射程,还让它们变得更加安全和耐用,这里展示的,就是俄国奥布霍夫兵工厂使用新式钢材生产的、第一门大炮上的铭文,上面提到,该炮发射了超过4000发炮弹,但并没有出现事故

  其中最早出现的是膛线,它的问世改变了一个尴尬的现实:19世纪之前,军事工程师们普遍将炮术视为一项神秘学——他们既无法预测炮弹的飞行路径,也无法通过计算和测量,让炮火变得更加凶狠和致命。事实上,在飞向敌军的过程中,当时的炮弹不仅要受膛内受力不均等因素影响,还会在风力的作用下发生偏移。但膛线的设计改变了一切:它让炮弹在发射后高速自转,进而保持了弹道的稳定。

游民星空
线膛炮(上)和滑膛炮炮弹出膛时的区别

  膛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5世纪,由于技术复杂,它们到400多年后才得到了广泛使用——最初的做法是将炮膛铸造成多边形,但从19世纪中叶,精密的膛线最终出现,在制造膛线的过程中,每根炮管都要被加工数十次,然而,经过技术革命的洗礼,熟练的工人和精密设备在当时并不罕见。

游民星空
一门现代火炮的膛线

  19世纪中期,火炮的另一项重大改进,是驻退设备的使用,它改变了火炮的作战方式。事实上,在诞生之初,炮兵的任务不仅仅是发射火炮,还包括在开火后,将被后坐力震远的火炮拉回发射阵地。由于这道工序,开炮的流程往往变得非常繁琐,也正是因此,从大炮发明以来,工程师和炮兵们始终在努力克服这一点。最初,炮手们选择用畜力和人力,18世纪,英国海军用一套滑轮装置来克服这种问题,到19世纪,情况发生了变化,因为工程师们注意到了液压装置和弹簧——它们能吸收炮管后座的冲击,进而通过反作用力将其送回原位。1870年代末,阿姆斯特朗公司开始生产第一批带驻退装置的大炮,这些大炮在开火时几乎不会整体向后位移。这一点提高了它们的射击速度,也让炮手能够持续瞄准,更重要的是,这种武器可以固定在紧凑的空间内,这就为安装火炮的坦克出现铺平了道路。扮演同样作用的还有后膛装填,它们让火炮可以以5发/分的速度快速射击。

游民星空
一门铸造于1880年代的火炮的炮尾特写,尾栓和火炮内膛间用螺纹实现密合,到一战期间,这种设计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进,比如法军装备的75毫米野战炮,其最高射速甚至接近了15发/分

  正如我们看到的那样,除了新型火炮之外,早期坦克还安装了机枪。它颠覆了几百年来的战争形态,具体历史可以写成一本书。总的来说,机枪的故事始于一百多年前,其中充当先知角色的是美国人加特林,他在1862年的发明,首次给各国军队提供了一种可靠、而且威力巨大的速射武器,并给坦克的出现提供了一个外界诱因。

游民星空
加特林机枪的专利设计示意图,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它只是少量装备了军队

  早期的加特林机枪重约1吨,像大炮一样笨重,射击时需要一群人照管。而且就像许多新出现的军事装备一样,其早期版本表现还非常拙劣,比如说,在射击时,其非常容易卡壳,让普通士兵几乎手足无措,保守派军官们也冷漠地看待这个怪物,他们宣称机枪颠覆了军队中的骑士精神,何况其火力和射程都和大炮存在差距。

游民星空
马克西姆和他的发明——马克沁机枪

  然而,在那之后,机枪逐渐由大变小、数量由少变多,每分钟600发的射速充当了它威力的证据。各国军队逐渐得出了共识:“在战争中携带机枪,就像是人要穿长裤一样”。到人海进攻的伤亡也越来越大,同时,机枪也变得越来越轻巧,甚至可以被安装在飞机上。保证在上述武器不被摧毁的情况下,出现在离敌人最近的地方,以发挥它们的火力优势——这也成了制造坦克的一个关键原因。

游民星空
随着结构不断改进,机枪也变得越来越轻,这里展示的,就是德军用马匹驮载的一挺马克沁机枪,它的全重只有不到70公斤,完全可以搭载在机动车辆之上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战地1专区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友情提示:支持键盘左右键“← →”翻页
人点赞
0人订阅
来到这里,读懂历史,品味游戏。
讲武堂:造一辆一战坦克 列强要点开哪些科技树?https://imgs.gamersky.com/pic/2016/20160828xtn_162_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