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页:朱禄
展开终于到了一直以来呼声很高的朱禄,也是我们“鸵鸟”系村民最后一位要介绍的角色。他的名字其实来源于原型朱鹮(トキ,toki)的别称,朱鹭。由于教材中有相关的资料,朱鹮恐怕是坚持将日语学到标日中级的同学都不会陌生的。
和现实中的朱鹮一样,朱禄长着鲜红的脸颊,这种红色实际上并非羽毛的颜色,而是皮肤裸露的显现。这一点和丹顶鹤其实是一样的,富含浅层毛细血管的小肉瘤布满了肌肤,让红色代替羽毛装点了秃的部位。 是的,我个人比较喜欢给仙仙送帽子抚慰她寒冷的头顶。 朱禄的嘴也与现实相同,仿佛刚点过胭脂,颇有些樱口美人的韵味,一颦一笑都带有东方特有的迷人含蓄。或许是就此迷失在东方气息中,英文版翻译人员没能分清仙风道骨的鹤与朱鹮,给了朱禄一个从鹤crane衍生的名字,Cranston。
在日本,朱鹮是可以代表国家的鸟类,就连它的学名都复述了两次日本的国名(Nipponia nippon),《日本书纪》中被记载为桃花鸟的朱鹮,曾经于乡野间十分常见,甚至还一度成为产妇的滋补品。但据记载,它煮熟后腥臭之上更有红脂外溢,在烛灯下显得毛骨悚然乃至被称作“暗夜汤”,不管以哪个时代的眼光看都不是什么珍馐。但即便没有人去吃它,朱鹮的数量仍然在日本进入工业化时代后急剧减少(我国也是如此),从20世纪20年代就隐隐有了灭绝的苗头,此后虽然日方一直努力在寻找野生种并培育它们,朱鹮的消失速度却始终不能得到有效控制,随着最后一只野生朱鹮“金”于2003年撞笼而死,日本野生朱鹮彻底宣告灭绝。
红鹤(本草)、桃花鸟(日本书纪)、鵇(延喜式)、朱鹭(禽经)、唐の鸟(御随身三上记)等,朱鹮在古文献中有太多的别称。
可能有人要问,既然朱鹮这么“日本”,为什么朱禄的家装是中国风呢?实际上,朱鹮虽然在日本“可以代表日本”,但这个种类曾经分布范围十分广泛,在我国的东北与台湾、日本、朝鲜、俄罗斯都存有大量的活动记录。只是从1960年起,整个物种的数量骤降,就连中国现存的朱鹮族群也是1981年——恰好是日本最后5只野生朱鹮被捕获的年份——发现的7只之后繁衍而成的。日本现今的朱鹮,基本都是上世纪90年代从中国引进后人工繁育的后代,而现存的朱鹮本身,也可以说是中日两国感情的见证。怪道朱禄的座右铭是中日一致的“子孙繁荣/子孫繁栄”了,看来任天堂也希望朱禄所属的朱鹮能子孙绵延长长久久,一身桃花瓣般娇弱的羽毛,能承载下两国之间世代的和平与友好。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集合啦!动物森友会专区
责任编辑: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