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页:能量矩阵(红糖)
展开这个黑盒刚刚好可以把我目前使用的替换掉,所以就直接接上系统了
科技:黄带、黄爪、(很少的)绿爪
输入:原油4x360/min=1440/min 煤矿4x360/min=1440/min
输出:精炼油4x360/min=1440/min 能量矩阵360/min
设备:48x原油精炼厂 24x电磁熔炉 36x矩阵研究站 12x绿爪
补充完蓝红糖,接下来的黑盒就要正式开始大规模运用绿带绿爪了(可能还会补几个超市再开始用)
当然鉴于制造机I的速度真的寒酸,所以大概率绿爪没什么机会用到
之后会再给一个带X射线裂解的黑盒(挖坑ing)
这个黑盒有点小复杂,先给个全貌↓(这个图有错,绿爪还没上,下面会讲)
上面是原油的处理,下面是高能石墨和红糖的处理(为了方便观察,矩阵研究站就摆了一层)
先给原油厂的细节↓
间隔输出氢和精炼油↑
这里有一个可以改进的点,就是每个精炼油带是180/min,所以其实每12个精炼厂之间的精炼油带是可以合并使用的,可以省下很多空间(但是鉴于每12个精炼厂是一个小系统,为了美观和便于观察,所以我并没有合并使用)
然后是摆放时的小技巧:将12个原油精炼厂看成一个小系统,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使用1~12编号(比如第二列第三行是6号精炼厂)以此为准,第1、4、5、8、9、12号精炼厂的爪子是相同的,第2、3、6、7、10、11号精炼厂的爪子是相同的(当然图中处于边缘的四个精炼厂为了节省一格传送带,所以边缘的爪子和内部几个精炼厂并不相同,摆放的时候发现明显方便更重要)
输出的精炼油可以用四条传送带运送出来发电消耗掉↓
当然这个发电站需要红糖黑盒全功率时才能满负荷运作,所以实际情况是根本没希望满负荷(因为你不可能时时刻刻都在研究东西)
但也有一种情况,就是你有其他的发电设施,导致这里一直无法满负荷运作,精炼油产量过剩,导致红糖黑盒无法全功率运作。
所以建议添加几个箱子作为红糖和精炼油的缓冲区(接下来可能会开几楼讲一下缓冲区)
这样当红糖黑盒全功率运作时,产生的大量精炼油可以先被储存起来,在红糖黑盒闲置时,精炼油再被慢慢消耗掉。
红糖的缓冲区作用更大,以后再说。
其实氢最好也该有个小缓冲区,不过鉴于黑盒的紧凑性,我一般都不会在黑盒中摆放缓冲区。
然后再来看看研究站三线布局的爪子是怎么摆放的↓(上下原料中间输出,对面的研究站镜像copy就行了)
因为6s才能生产一个红糖,所以三层科研站是两种原料1/s,输出红糖0.5/s。
所以很重要一点:这里的爪子摆错了,最远处(也就是第三行)的爪子应该是绿爪才能刚好供应上原料。
然后是高能石墨部分↓
这里有一个双层走三带的设计,注意一下↓
再来一张的全貌(补上了研究站)(甚至可以看到远处以前的红糖厂)↓
这个贴的本意就是新手向的贴子,在新手还在初始星球上摸爬滚打的时候,不至于一进入贴吧看到的就是物流船满天飞,各种设施满星球爆铺。当然更难受的是一问起来就是憋,憋到物流塔就爽了。
那这个游戏的魅力也少了一半,如果这个游戏取消了前期的传送带流水线式生产,又会有多少人失去对这个游戏的兴趣呢?
包括有的黑盒,上来就是极大的规模,最高的科技,同理,新手并没有办法,也并不需要建造那么大规模高科技的黑盒(这也是我做的黑盒都会按照科技顺序和需求量循序渐进的原因)
补一个能量矩阵黑盒的电力图:
讲一下缓冲区的作用
这个游戏的本质就是造科技造火箭造球,所以需要源源不断地向工厂输送物资,然而当科技停转,火箭停飞时,矿机还在不停地运作,这时候的产能显然不能被浪费,所以需要一个缓冲区来为产品提供存储空间。
最基础的缓冲区↓
如果没有蓝爪的话就绿爪随便替代一下吧,反正记住缓冲区至少输出速度>=输入速度,不然当产线正常运作时,缓冲区就是无情的吃物资机器。
当然缓冲区会浪费电是肯定的,如果你游有逻辑电路也不至于这么尴尬,不过好在几个爪子并不怎么吃电。
缓冲区的两个主要作用:
1、当产能溢出时,能够暂时将多余的物资存入缓冲区中,为下一次需求暴发做准备/被玩家取走/被利用到其他产线。
2、当需求暴发而产能不足时(常见于你矿空了,你油没了,或者纯粹是你没有进行量化计算,在传送带后面缺什么接什么,或者机器数量无法取整时)能够将缓冲区的物资输出进产线,使产线撑过这一轮的需求暴发/尽可能地延长产线的正常运作时间。
运用规范补楼下。
首先还是要强调:缓冲区的输出速度>=输入速度,否则就会对其服务的主产线产生影响。
这里讲一下利用到其他产线的规范:
我们把产线分为四种类型:暴发运作产线、稳定运作产线、突发需求产线(优先)、便利需求产线(滞后)。
暴发运作产线的代表为研究站和火电站,这一类的产线由于长时间不工作/非满负荷运作,所以往往不需要为其接上能够适应其满负荷运作的产线。而是利用缓冲区存储物资,在其暴发需求的时候,短时间内为其提供足够的物资。
稳定运作产线的代表为基础物质产线和火箭产线,这一类的产线基本上都是长时间满负荷/接近满负荷运作,所以需要产能量化。同时由于其长时间的稳定需求,这一类产线的物资供给优先级偏高。非满负荷运作/短时间停工时多余出来的物资,就会存入缓冲区中。
突发需求产线的代表(我也找不到,但因人而异而且确实会有这种情况),这一类的产线基本上仅需短时间小量的满负荷工作,不需要为其接入一条完整的输入,但是产线的物资供给优先级极高,属于随需随产的类型。
便利需求产线的代表为小超市和燃料产线,这一类的产线也是仅需短时间小量的工作(甚至不需要满负荷),不需要为其接入一条完整的输入,且产线的物资供给优先级最低,属于大不了手搓的类型。
缓冲区利用的优先顺序:突发需求产线→稳定运作产线→便利需求产线→暴发运作产线
先讲稳定运作产线→便利需求产线。比如说你的电路板产线,产能溢出时的电路板,就可以接到电磁熔炉产线去工作,但当需求电路板的产线满负荷工作时,显然你的电磁熔炉产线就没有电路板的供应了。不过无所谓,去上一级的产线缓冲区拿点原材料手搓就行了。
这也是为什么我设定了突发需求产线→稳定运作产线却给不出例子的原因,显然有一种物资,它的生产量极小但是优先级极高,假设还是电磁熔炉。现在电路板的需求极大,但是我的奇观还差两个电磁熔炉就要完成了!但这时候我的缓冲区又空了。不行!必须先让其他产线顶着供给不足的压力,先把这两个电磁熔炉生产出来,然后再去供给稳定运作产线。显然当缓冲区有物资的时候,即使前面的突发需求产线小规模运作一会,也不会影响到后端的稳定运作产线。
至于暴发运作产线的优先级为什么最低,主要还是因为它的两个主要例子过于特殊:研究站的供给物品为矩阵(糖),这种东西其他地方用不到,也供不上。火电站的物资也很特殊,参考一下国家电网:你给我送几个电池?不需要,咱国家电网缺那点电?还得要邮费多麻烦。你敢从我国家电网抽电?万一全国停电了你当担的起吗?
所以暴发运作产线的特点就在于:自给自足,我的暴发我自己撑得住,不需要你们帮忙,但你要是敢从我这拿东西,暴发时我撑不住了后果你负责。
当然稳定运作产线→稳定运作产线也是可以的,这个算是一个简单的供给分配。比如有A产线和B产线,都输出相同的物品,A产线并非满负荷运作,所以多余的产品存入到缓冲区中,但是B产线现在供不上了(可能是矿没了,可能是单独的电力系统电不够了,可能是以后的战斗系统拆了一个制造台)这时候你短时间不能让B产线重新运作(或者你预测到B产线可能会发生这些事)你就可以把A产线的产品通过缓冲区输送到B产线的输出端合并输出。
不过前提得是B产线有一个稳定的输出,不要做梦靠A产线完全供上B产线的输出口,否则B产线就可以直接拆除,而B产线供着的那条产线也可以改名叫便利需求产线了。
So,缓冲区可以调整供给需求,便利玩家调取物资,调整产线优先级,应对暴发需求。
简而言之:提高工厂运作效率。
谁不爱呢?
补一下缓冲区利用的两种模式:
左侧是自产自销型,适合暴发运作产线、稳定运作产线、突发需求产线。
右侧多出来的那一边就是自产它销型,适合便利需求产线。
原因是什么你们自己想(当然特殊情况特殊对待,你非要混着用无非也就是多费一点电,或者丑一点,完全无所谓的)
连续一周主楼层都是我在自言自语,楼中楼也没多少声音。
虽然这期间我确实比较忙,没更新多少。
但是每天敲完代码回来一看完全没有任何人回复,真的很难让人有继续更这种大坑的欲望
尤其是现在测试版本,没准再一两个月有的黑盒就用不了了,到时候要么在这贴底下更新新的黑盒(前提是这个贴的规模够大),要么只能再开一贴。
关于蓝图mod的进度,我只能说怎么做mod还在学,但是做的是不是蓝图mod就不一定了。因为官方明确表示蓝图功能在做了,一是怕蓝图mod做出来官方就出蓝图功能了,白忙一场,二是怕官方只是新建文件夹,然后就等,懂的都懂(我是最恶心这种情况的,就算是万一我都不愿意)。
反而我觉得蓝图黑盒不容易被推广的原因是游戏摆放机制的问题,也许你在赤道做的黑盒,放到温带就不能用了,导致一个黑盒的适用性只有每个星球的特定纬度。(虽然我一直强调我做的黑盒更多的是给新手玩家一个摆放方式的参考,并非完全复制)。
所以我认为建筑的更多摆放模式才是目前我最想做的mod。
比如说把格子分得再小一点,或者改变建筑网格的对齐模式,比如说我认为最重要的测地线摆放,还有像矿机那样按住shift可以进行微调等等。
因为我认为既然矿机那样的建筑都可以按住shift摆放,其他的建筑应该不是不能实现,而是不允许(当然也许这和分拣器的机制有关所以不能实现,毕竟矿机没有分拣器)
反正蓝图mod现在暂时是不想做了,倒是建筑摆放可以期待一下。
这两周确实出乎意料,事情巨多无比,每天都要敲14小时以上的代码,真的很恶心人(我也是隔一天通宵一次)而且确实黑盒也开始慢慢变复杂了,黑盒也变得更多种多样了,所以每设计一个黑盒就得花上几个小时(毕竟档还得玩,材料不是天上来,也许接下来开个新档整控制台来设计会快一点),这两周是不可能有这么长时间了。
还有一点就是黑盒的技术含量并没有在提高,但是规模却越来越大的原因。在我看来,红糖黑盒的规模和它的技术含量完全不是一个等级的(因为规模越大,就越容易暴铺而不是紧凑设计)所以之后可能还是以分享各种产线为主(就像第一个电磁熔炉那样那样),如果没有遇到比较巧妙的黑盒,大家后期还是过渡到总线式,然后自行对接吧。
可能可能可能可能在这个贴完结之后,出一个贴讲总线式(有谁记得我挖了几个坑吗)
看了下最新的更新日志
”不过不用担心目前的这些限制,因为我们正在从设计上论证建筑不在格子上的可行性,如果后续能解决所有可能带来的一系列麻烦,回归线的限制将不再是问题。”
看来八成是分拣器的问题了。官方如果真的能解决的话,也许我就不需要做mod了。
希望官方在解决建筑不在格子上的问题后能够实装在常规的建筑摆放上(我已经可以想到各位资本家极限压榨空间的场景了)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戴森球计划专区
责任编辑:豆子CR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