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页:原矿
展开(无任何需求原料的物品)
(依定义,也可用于对原油,气态星的氢,重氢,可燃冰的分析)
这里提供例图
例一:铁矿
可以看见产出图出现规律性方形尖峰,而消耗图不出现尖峰
推断:尖峰由飞机运输产生,此时矿区塔为满状态
例二:铜矿
可以看见产出图消耗图均产生规律性“类指数衰减”尖峰
推断:铜板的次级产品堵塞,出现由传送带堵塞引起的生产建筑逐个堵塞导致的产出速度逐渐下降的“类指数衰减”尖峰 (而且从耦合方式看,可能采矿和熔炉为传送带直接耦合,否则没有这样优秀的传递精度)
例三:石矿
可以看见产出图产生几乎等面积的两种方形尖峰
推断:两种尖峰产生与两个需求塔向两个供应塔供货导致,此时两个供应塔满仓,冶炼炉几乎满负荷运转,周期不明(涉及太阳帆不在潮汐锁定球发射的产线往往有更大的周期)(也有可能有手动取货造成)
例四:煤矿
可以看见出现两种不同面积的尖峰
推断:煤矿塔同时供给星际和本地,此时供应塔为满仓状态
理论上,原矿生产可以留有一定的尖峰(一般表明采矿和原矿运输已达到供给产线需求)
如果原矿生产一直维持无尖峰状态,多半是因为挖矿机少。出现尖峰但冶炼生产数值不达预期,出现“类指数衰减”尖峰,大概率是运力不足导致
一般中间产物的分析例子
例图:目前该星球留了一个60/min的蓝马达(产线几乎全用传送带耦合),一个40/min的氘棒线
可以看出,在不足消耗下的蓝马达生产图线,以及经过各级反馈调节后,越来越平滑、越来越难以辨认的生产曲线
侧面说明传送带耦合要比物流塔耦合的生产线更难通过分析面板进行分析(物流塔将会产生更明显的物流尖峰)
此图中的白糖产线,铜矿长期性供给不足(可能由于运力或采矿速度),通过微晶元件,逐渐传到至硅矿,进一步通过影响处理器系,影响位面过滤器,玻璃,来影响石矿消耗。
此时应优先解决铜矿供给与运输问题,并验证石矿是否供给过量
此例图为68楼产线在蓝马达运输塔缓存未满时的生产状态,此图即为较理想的生产曲线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戴森球计划专区
责任编辑:豆子CR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