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页:脊颌翼龙
展开脊颌翼龙为一亿一千万年前的白垩纪早期生活在南美洲的食鱼翼龙,也是史上最大的翼龙之一,翼展超过 8 米。脊颌翼龙学名原意为“有脊骨的颌部”,指代其具有大型冠部的颌部,可用于在潜水捕鱼时保持平衡。
1987 年,德国古生物学家彼得·沃尔赫费尔于办公室收到从巴西塞阿拉的罗穆阿尔多地层出土的翼龙头骨,并将其正式命名为脊颌翼龙。原发现地附近陆续发现更多化石,包括于 2013 年找到一具几近完整的骨骼,仅缺少尾部与部分后腿。
专家认为脊颌翼龙生活在南美洲海岸地区,会在掠食者无法触及的高处筑巢,并且潜入大海与附近湖泊中捕食猎物。脊颌翼龙与多种其他恐龙共享栖息地,包括同为翼龙属的西阿翼龙。
年代:白垩纪早期
科:古魔翼龙科
属:脊颌翼龙
高度:1.8M
米:8M
重量:20Kg
饮食:食鱼恐龙,活饵
恐龙蛋单批数量:1 - 2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侏罗纪世界:进化3专区
责任编辑:XingY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