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页:中国角龙
展开中国角龙为约七千三百万年前生活在中国的角龙,因其口鼻部的大角而易于辨认。这一属恐龙体长可达 8.1 米,体重达 2 吨,颈部上方引人注目的颈盾有助于吸引配偶。中国角龙的命名由来为其外表与生存环境,学名原意为“来自中国、脸上长角”。
中国角龙是中国境内发现的第一只角龙,于 2008 年在山东的辛格庄组地层发掘出部分头骨,这项重大发现显示角龙类恐龙可能自南美洲迁徙至亚洲。在同样的地点陆续发现了更多标本,研究员徐星也正式将这种恐龙命名为中国角龙。
中国角龙在白垩纪末期出没于中国地区,朝着拥有丰富蕨类与低矮植物的湿地、沼泽及河流迁徙。它与包括掠食者诸城暴龙在内的多种恐龙共享栖息地,但在成年后,中国角龙就有能力抵御其他恐龙的攻击了。
年代:白垩纪末期
科:角龙科
属:中国角龙
高度:4.2M
长度:8.1M
重量:2T
饮食:地面古植物
恐龙蛋单批数量:1 - 3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侏罗纪世界:进化3专区
责任编辑:XingY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