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页:青岛龙
展开青岛龙特征为独特的鸭嘴型口鼻部与引人注目的头冠,属于植食鸭嘴龙,体长可达 10 米,体重超过 3 吨。尽管体型较大,但青岛龙可利用四脚或两脚行走,并且可高速躲避掠食者,学名来自于为位于中国的发现地青岛。
青岛龙发现于 1950 年,当时在山东的金岗口组地层,出土了大量鸭嘴龙骨骼。尽管当中许多骨骼被归入现有属别中,但部分骨骼当时还需要进一步分析,因此标本被移交给了中国古生物学家杨钟健,直到 1958 年,杨钟健才正式宣布其属于新属恐龙,即青岛龙。
青岛龙可追溯至约七千一百万年至八千四百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与许多其他恐龙共存,包括中国角龙与大型掠食者诸城暴龙。中国地区当时气候干燥,意味着青岛龙会待在河流与沼泽附近,这样较容易获得食物与水源。
年代:白垩纪末期
科:鸭嘴龙科
属:青岛龙
高度:3.9M
长度:10M
重量:3T
饮食:地面古植物
恐龙蛋单批数量:3 - 6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侏罗纪世界:进化3专区
责任编辑:XingY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