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页:马门溪龙
展开马门溪龙的特征是可达 11 米、约占其总体长一半的极长颈部,是有史以来最大的蜥脚类恐龙之一。这种植食恐龙以植物与树叶为食,不需咀嚼即可将植物直接吞食。马门溪龙是因其发现地中国四川的马门溪而得名。
马门溪龙发现于 1952 年,但在杨钟健 (C.C.杨) 开始对一处建筑现场发现的化石进行研究后,才于 1954 年得到正式鉴定,并命名为马门溪龙。
马门溪龙存在于约一亿四千五百万年至一亿五千五百万年前的侏罗纪末期,栖息在中国许多地区,与包括重庆龙及峨嵋龙在内的其他植食恐龙共存。其偏好以大树为食,可以利用既长又轻的颈部触及其他恐龙无法取得的植物。
年代:侏罗纪末期
科:马门溪龙科
属:马门溪龙
高度:8M
长度:21M
重量:14T
饮食:高处古植物
恐龙蛋单批数量:1 - 1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侏罗纪世界:进化3专区
责任编辑:XingY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