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页:窃蛋龙
展开窃蛋龙是白垩纪末期的一种杂食性恐龙。它们的“偷蛋”恶名其实是源自一场误会,因为其早期标本经常在巢穴附近被发现,让人误以为它们是想偷吃其他恐龙的蛋。但这一恶名早已被平反,专家现在认为它们那是在孵化自己的蛋。
第一具窃蛋龙化石于 1923 年出土,发现人是美国探险家罗伊·查普曼·安德鲁斯,发现地是蒙古德加多克塔组地层的火焰崖。他发现了部分头骨、椎骨、肋骨和一部分左臂,还挖掘出了从未有人发现的迅猛龙和蜥鸟龙。
这种恐龙生活在大约七千万到七千五百万年前的亚洲,当时的气候非常炎热干燥。它们的栖息地上也居住着很多其他属的恐龙,包括迅猛龙、原角龙和拜伦龙。窃蛋龙会用强大的下颌压碎食物,研究表明它们什么都吃,肉、鱼、蛋都是它们的美味,连水果都不会放过。
年代:白垩纪末期
科:窃蛋龙科
属:窃蛋龙
高度:0.8M
长度:1.3M
重量:30Kg
饮食:杂食
恐龙蛋单批数量:3 - 6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侏罗纪世界:进化3专区
责任编辑:XingY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