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页:微角龙
展开微角龙是植食性恐龙,生活在大约六千五百至八千五百万年前的白垩纪,标志性的钝喙和额头上的小角 (名字直译为“微小的角”) 特征,让它们很容易辨认。这种恐龙用两条腿行走,体长最长也只有 80 厘米,是世界上最小的恐龙之一。
微角龙发现于 1953 年,发现者是在内蒙古戈壁沙漠考察的安德斯·伯杰·博林 (Anders Birger Bohlin)。它们起初的学名原意为“脸上有小角”,但在整整 55 年后的 2008 年,研究者发现该名称早就被一种蜂属使用了,因此葡萄牙古生物学家奥克塔维奥·马特乌斯 (Octavio Mateus) 以“微小的角”之意为其创造了新名称。
微角龙生活在亚洲的林地里,以植物为食。它们从不会离开植物茂密的地区,以免命丧迅猛龙等掠食者之口。小小的微角龙体重仅不到 7 公斤,为保全性命练就了一双飞毛腿的本领。
年代:白垩纪末期
科:角龙亚目
属:微角龙
高度:0.35M
长度:0.8M
重量:6.3Kg
饮食:地面古植物
恐龙蛋单批数量:2 - 3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侏罗纪世界:进化3专区
责任编辑:XingY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