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页:腔骨龙
展开小型兽脚类恐龙,腔骨龙,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恐龙之一,可追溯到一亿九千万年至两亿两千五百万年前的三叠纪,学名原意为“中空形体”,因其中空腿骨而得名,轻盈的骨架使其速度可达每小时 40 公里。腔骨龙是肉食恐龙,以尖牙与利爪捕食猎物。
腔骨龙于 1881 年由业余恐龙爱好者大卫·阿鲍德温发现于新墨西哥州,但直到专家爱德华·德林克·科普研究后才于 1889 年正式命名。首批化石损毁严重,直到 1947 年在原发现地出土大量骨骼后,学界才对腔骨龙有了全面的了解。
腔骨龙化石的踪迹遍布全世界,自北美洲至非洲南部与中国都有发现。它与许多其他恐龙和爬行动物共存于干燥环境,以小型鳄鱼与昆虫为食,同时也会啃食其他恐龙的尸体。
年代:三叠纪末期
科:腔骨龙科
属:腔骨龙
高度:1.3M
长度:3M
重量:18Kg
饮食:肉食恐龙,活饵
恐龙蛋单批数量:4 - 6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侏罗纪世界:进化3专区
责任编辑:XingY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