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老兵退场,但从不消失
火器的普及让战象失去了价值,但17-20世纪,它们仍是驻印度英军工兵部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止一次被投入到与当地起义者的作战,在约翰·吉斯特勒(John Kistler)的著作中更是提到,英印军队中的战象在高峰时超过了1500只。得益于后勤学的发展,战象也得以享受空前的优越待遇:比如专门的“游乐场”和蒸汽浴室。
在19世纪末驻印英军的演习中,炮兵正设法将拆解的火炮装上象背。
1868年,战象随英军远征埃塞俄比亚,它们在崇山峻岭中牵引宝贵的大炮。尽管地形的崎岖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但由于周密的后勤供应系统,在44头投入行动的战象中,最终只有4头不幸病死。
事实上,英军并非唯一在19世纪使用战象的西方军队,1870年,普鲁士陆军曾从马戏团征用大象以牵引克虏伯重炮,而同时,比利时陆军也在非洲的殖民地试图驯服大象,以便在战争时期充当驮兽,在平时负责耕种,这充当了殖民地自给自足计划的一部分。
象的作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重新得到体现,在东南亚,它们被日本和泰国军队大量征用,并参加了缅甸北部地区的作战,因为鞭打和饥饿,1944年,陆续上千头大象从日军的铁蹄下逃脱,并加入了英联邦陆军的序列中。这些特殊的“起义者”除了继续负责搬运物资之外,还有一部被安排在机场周围,用于牵引战斗机或航空燃料,身上旧伤则得到了医治。到1945年,大部分服役的战象被放生或物归原主。
象最后一次投入战场是在越南,北越军队用它们在“胡志明小道”上输送物资。一名军官曾留下了这样的回忆:“在战斗进行的时候,象会变得难以驾驭,离开基地不久,一头大象便陷入沼泽。两个小时的挣扎也无济于事,一名同志决定开枪,这至少能减轻它的痛苦,并让村子分到些象牙和肉。但我表示反对,更何况大象已经为部队做出过牺牲。看着它的身躯越陷越深,我愈发沮丧,但阮队长命令部下砍倒树木填平沼泽,大象见状心领神会,踏在埋入沼泽的木桩上挣脱出来。纵队继续前进,当遭遇炮击,驭手就会躲在厚重的象耳背后,这让部队很少遭到损失。”不仅如此,这名军官还察觉到,他和敌人存在某种默契,美军飞行员并不将象队视作有价值的目标。一名叫阮维坚的战地记者认为,这主要是因为飞行员“很多都是动物保护主义者”。
这个稚拙的论断或许是正确的,在战场之上,的确存在着谅解、尊重与宽容。而这种品质,也是士兵和战象建立默契的基础。诚然,它们曾被扭曲为杀戮的力量,但在战后的重建中,这一点却被亲历者的忏悔、宽容净化,人与动物的羁绊由此进一步加深,并带动了人与人的和解——直到今天,在越南、老挝的乡村,依旧有村民利用大象搬运商品或招揽游客。它们是当年战象的后代,而为其提供医疗和保护的,则是来自西方的动物保护志愿者。
战象虽已退场,但在书籍、绘画,甚至是电子游戏中,这种生物的影像却永远留存,它之所以受到青睐,不仅是因为它们代表了破坏的极致,也在于无与伦比的勇气、同驭手的密切配合和超越物种的友谊与信任。同样,战象的退场也不意味着传统的逝去,恰恰相反,它标志着一个更伟大时代的开始,这是一段长久的和平,它既是人类的和平,也是象群自己的。
出现在《罗马:全面战争2》中的战象,另外在微软经典的《帝国时代2》中,它们也是Bug般的存在,满级后的精锐波斯战象生命值可以达到620点,攻击力为24,特别适于攻击建筑物,对步兵和骑兵的杀伤力也极端惊人,缺点是行动迟缓,易于被转化,价格也极端昂贵。
往期游民讲武堂浏览:点击这里
为了给广大游民提供展现自我的空间,游民星空现面向玩家征集文章投稿,有意者欢迎加入游民星空投稿交流群。
点击链接加入【游民星空投稿交流群】:364404070
二维码:
关于本站 | 网站招聘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 优酷空间 |
Copyright©2003-2015 GamerSk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游民星空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890号-1 冀ICP证B2-20130083 冀网文[2013]0591-010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