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游民星空 >> 新闻中心 >> 话题评论 >> 正文

游民讲武堂:堑壕里的死神 机枪简史

2014-09-12 20:13:20 来源:游民星空[原创] 作者:最后的防线 编辑:最后的防线 浏览:loading

四、荣光远去

  此时机枪虽然或封存或四散,但仍阴魂不散,因为下一场战争的种子已经埋下。《凡尔赛和约》自作聪明,要求德军只能保留1926挺机枪,其余的必须销毁,据说此举可以使欧洲远离战火的威胁。但讽刺的是,在1920年代,谣言的主题之一便是德国人如何隐藏本该销毁的机枪,其中最荒诞的说法是这样的:他们的婴儿车只要按照特定步骤重新组装,便能再造出一挺来,失败的德国军队也随时有可能凭此卷土重来。这个说法当然不值一驳,但谣言中总有30%的真相,而这30%的真相,正是德国的重新武装正在悄然进行。

  当纳粹党上台之后,德军开始研发比马克沁威力更大的武器。在一战末期,曾经出现了便于转移和部署的轻机枪,这种武器在威力上较重机枪略差,但进攻者可以携带它,并由此随时获得火力支援。而德军研发的MG-34正是结合了轻重两种机枪的优点。它虽然牺牲了口径和威力,但却是灵活的、精悍的,同时也是廉价的,它是世界上第一款实用的通用机枪,一款专为“闪电战”制造的致命武器。

游民星空
1941年的“巴巴罗萨”行动期间,使用MG-34向苏军开火的德国机枪小组。

  在1939-1942年,纳粹大军横扫了欧洲,每个步兵班几乎都有一挺MG-34。在1942年以后,MG-34被MG-42替代,它是盟军士兵的梦魇。MG-42,全重11.57公斤,使用250发的弹链或75发的弹鼓,平均射速高达1200发/分,被称为“希特勒油锯”或“淋病注射器”,是一个真正的怪物。但与其极富重金属风格的设计相比,最令人难忘的是它的声音——直到战后,许多幸存者仍对那如帆布撕裂般的子弹发射声印象深刻。

游民星空
1944年春,在比利时的训练场上,一名机枪手正携带MG-42穿越铁丝网,他可能只有17岁,来自著名的党卫军第12“希特勒青年”装甲师。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友情提示:支持键盘左右键“← →”翻页
更多 分享次数:
站内搜索
关于本站 | 网站招聘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 优酷空间
Copyright©2003-2015 GamerSk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游民星空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890号-1 冀ICP证B2-20130083 冀网文[2013]0591-010号